全国藏区班戈强英:初春的圣典
发布时间:2016-01-07 字号: A A A

在祖国的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隅,在巍巍祁连山东麓,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这就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被喻为彩虹的故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座座山成为这里人民生存繁衍的依托,一条条河,将这里的原野浇灌得鲜花朵朵,就是这方天地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地歌声绵延、生长智慧,不停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使这里成为了土族文化的发祥地,成为土族民俗文化最淳朴、最厚重的地区。

二月二青苗会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二月二对于互助人来讲绝对是个重大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身着鲜艳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汇聚在高原酒城,一面进行物资交换,一面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地进行花儿擂台。而青苗会也成为这里互助友爱的一个祭祀活动,青苗会也称为梆梆(biangbiang)会,在互助县农村比较多见,是一种民间自发的祭祀活动。这项活动每年要在正月底开始举行,二月二进入高潮后在当晚12点之前落幡礼成。

互助县双胞胎花儿唱家虎文兄、虎文林

青苗会一般是由巫师择日举行,这个祭祀活动据说源自明洪武年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整个会场布置很考究,东西南北全部挂有经幡和神符。上面写有尊神的神号。经幡和神符用绳子布置在了一个方形的幡阵当中,幡阵北面是供奉龙神的帐篷,南面是一个巨大的经幡聚合,这个经幡阵呈圆形,分为三层。有点像华盖的样子。幡阵的中间供有香案数个。分别由供奉水德星君,土德星君以及善财童子等尊神的牌位。龙神大帐前的香案上供有酥油灯、蜡烛、各类贡果以及馒头等物品。

全体男村民在黎明时分集聚村庙,煨桑叩拜,祈祷神灵。先到寺庙点灯焚香,顶礼膜拜,巫师敲着单面羊皮鼓,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成仪仗队前行,队伍排成单行,有的击鼓鸣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随行的众人手持柳条,依次经过请神、安神、进烛、升幡、娱神以及撤幡。直到大东岭休息,野餐,漫花儿,随后登山踏青,巡视田禾,并借用神的名义约束乡民不准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许砍树践踏青苗。原来这青苗会就是一年之中农活开始前的一次热身活动,是一场初春里的圣典。依次还有5月14日的插牌,从那天开始庄稼已经下种了,青苗头就要行使权利,要求各家管好各家的牲口儿童,这段时间也不能在村里打架。6月初一背经转山。是为了让佛经加持庄稼,祈愿好收成。直到农历九月九抽牌之后庄稼收完了,大家可以自由在山间放牧。经过长期的演变,二月二青苗会不断地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蕴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土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曾经有过不同的信仰,先民曾信仰萨满教,因此这里有着萨满教的文化遗风,而人与人的情感和牵挂从没有改变。

互助县买酸奶的花儿唱家“酸奶奶奶”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县城向外延伸,人气地气,结缘而沸,天造地设的绝笔吸引了先民在这里栖身,拓荒开垦,点燃了文明的火种。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使这里宛如一座缤纷的大舞台,尽情地展演出互乳共生的民族,激荡着古风神韵的鲜活历史。土族的文化与汉民族农耕文化彼此渗透,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人文自然景观在俊美中透着神秘,淳朴中吐露着芳华。在这里,民族民风古朴,民族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悠远的历史文脉和厚重的文化是这里牢固的根基,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苦乐相依,二月二青苗会集土族民俗、服饰、绣品、安召舞、花儿、祭祀龙神的活动仪式为一体的既跨类又综合的民俗表演艺术,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的方式礼赞苍天大地的恩惠,赞颂佛祖诸神的恩德,歌颂祖宗先人的丰功伟绩,祝福人丁兴旺、牛羊肥壮,粮油满仓,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让土族文化在这象征团圆的土地上舞蹈于天地之间,揽一份淡然的神采。这青苗会的魅力到底有多大,你从这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既使是今天,互助人始终把生命中最珍贵的闲情逸致存留在了家乡,使得二月二青苗会的祭祀仪式进入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进行着民间文化的传承,使这方水土千娇百媚,使这方水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人说,文化缔造着和谐,文化使多彩的土地催生俊貌。文化使山川大地变的更加美好,经过了岁月的磨砺,转化成了互助历史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走出化隆县的著名“花儿皇后”苏平老师

校友简介

戈强英。全国藏区班校友,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内外多种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沉淀的岁月》,青海广播电视台《日子》栏目撰稿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