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展望 | 民族三期王汉冰:耕耘收获 砥砺前行
校友名片
王汉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三期校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理事、巴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尉犁县书画摄影协会主席,现在新疆尉犁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旅游局)工作。2012年作品《秘籍魔鬼城》获《中国摄影》全国摄影大赛三等奖;2013年《火红的日子》获新疆新闻摄影学会、巴州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摄影大赛金奖;2015年《大漠胡杨》获“天空之城”国际航拍摄影大赛金奖等;《黑白胡杨》摄影作品应欧洲摄影艺术协会邀请,作为特设中国摄影师专场展览在罗马尼亚展出。
出版有个人摄影作品集《胡杨》《永远的胡杨》《胡杨》(第二集)《画意胡杨》《胡杨之歌》;旅游风光画册《罗布淖尔》,旅游丛书《曾经沧海罗布人》《走进罗布淖尔》等八本书籍。
作品精选
《胡杨之秋》
《午后》
《雪·胡杨·构成》
《雪后阳光》
2016年总结与感悟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文艺界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我觉得,身为一名文艺爱好者,要不忘初心,勇于探索,我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我们要牢牢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立足家乡,服务人民,多展示普通劳动者风貌,要多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回馈给自己家乡的各族人民,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使艺术作品多一些百姓情、泥土味,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凝心聚力,打造艺术精品。稳得住心气,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作为巴州摄影的带头人之一,去年我在巴州及尉犁县义务为影友授课6次,就摄影技术及摄影理念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解答了很多影友在拍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亲自带领影友外出拍摄杏花、郁金香,前往巩乃斯、巴音布克、胡杨林等地拍摄风光,做现场指导,并每月召开一次交流会,与影友保持紧密的联系,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影友之间文艺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巴州影友的摄影水平。
王汉冰为影友授课
王汉冰使用无人机在拍摄
新疆是我的故乡,生于新疆、长于新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到由衷的亲切;在我的眼中,新疆是一片充满魅力的热土,这里有迷人的风景、丰富的物产、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诱人的瓜果美食……在建设家乡的征途中,我愿意做一棵驻守在沙海的胡杨,为家乡多做贡献。
去年参加了巴州文联、尉犁县文联举办的“送文艺、送欢乐、下基层”文艺进万家活动3次,为广大群众、企业写对联、拍摄作品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九月中旬古尔班节期间,组织会员到部分乡镇的贫困家中拍摄全家福,并免费放大送给他们。
4月赴深圳参加了由深圳市文联举办的《新疆名家八人摄影联展》
《新疆名家8人展》在深圳举办
6月参加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的中国文联第三期少数民族地区(新疆地区)文艺骨干研修班
7月在巴州美术馆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王汉冰摄影展》
8月在巴州博物馆举办了《穿越楼兰,心向胡杨》王汉冰摄影展
“穿越楼兰,心系胡杨”摄影展剪影
10月,《四季胡杨》专题在北京国际摄影周展出
11月,《画意胡杨》专题在首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上展出。
“中国首届新画意摄影双年展”展出王汉冰“画意胡杨”系列照片30幅
“文化润泽,大美尉犁”王汉冰摄影展
获奖情况《雪·胡杨·构成》获新疆第十九届摄影艺术展金奖
《农贸市场》《午后》《雪后阳光》等四幅获优秀奖
《秘境》获耐司杯全国摄影大赛银奖
《初雪》获优秀奖
《罗布人烤鱼》获“佳能·发现丝路之美”铜奖
《大漠胡杨》获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大赛铜奖
《收获季节》获2016年锡耶纳国际摄影展彩色开放组勋带奖
《胡杨之秋》获第五届特克斯国际摄影大赛铜奖
3月获《环球人文地理》优秀摄影家
6月《佳能园地》杂志刊登《与胡杨的对话,他用镜头表达》摄影专题
9月《蓝天时代》(海外版)杂志刊登《四季胡杨》专题
11月《丝路发现》杂志刊登《胡杨》专题
11月《新疆人文地理》刊登《一场别开生面的罗布人婚礼》专题
另有多幅作品在《中国民航》《人民日报》《新疆日报》《新疆教育报》《巴州日报》等杂志及报刊上发表
2017年计划与展望
1、在2017年度,我计划在摄影艺术方面获奖3-5幅
2、出版《天地胡杨》航拍胡杨大型画册一本
3、计划在内地举办一次摄影作品交流展,用美丽的新疆风光和大漠胡杨图片吸引更多的人来新疆旅游、创业、投资
4、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
5、继续做好服务基层工作
✎民族三期 王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