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七期郭贝贝舞蹈专场今日在湖南上演
时光,流逝于心
人心,远近相安
万千努力,白昼交替
生命不止,舞蹈不息
——郭贝贝
6月1日,“雅韵中南”高雅艺术进校园——“大美于心”郭贝贝2014-2017年原创舞蹈作品专场在中南大学南校区礼堂进行首演。本次原创舞蹈作品专场演出的是研修院中青七期校友郭贝贝2014年至2017年间12个最新创作的原创舞蹈作品。
整场晚会以湖湘文化为主要元素,辅以其他地区特色文化,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艺术。晚会总导演郭贝贝介绍,这次演出有一半节目是今年的新作首演,另一半节目是近几年代表国家参加国务院侨办组织的出访,走遍世界的精品节目在国内的首演。 据悉,继6月1日的首演之后,本次舞蹈专场还将于6月14号在长沙实验剧场继续演出。
“大美于心”郭贝贝原创舞蹈专场宣传片:
演出节目单
01
湖南民间舞——《狐仙秀英》
(常德)
作曲:周瑜
节目时长:7分钟
表演人数: 23人
舞蹈简介:舞蹈《狐仙秀英》的编排灵感来源于湖南常德民间传说《刘海砍樵》的故事,故事中由狐狸幻化成人的胡秀英不爱仙缘爱刘海,刘海感受其真心,克服重重障碍最后与秀英修成正果,为世人所传颂的爱情故事。舞蹈动作上主要运用了湖南地花鼓的元素,同时又融入了民间舞、现代舞等元素进行创作。表现了秀英为狐仙时的灵动、妩媚之美,又表现了秀英放弃千年修行而为人、勇敢追求爱情的真挚情感。
02
古典舞——女子群舞《关雎》
(汉代)
作曲:张渠
节目时长:5分钟
表演人数:12女
舞蹈简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此舞显现出一种朴拙浑厚,雄肆舒展,婉约俊逸与委丽柔曼并存的风格。踏节的盘鼓已经摆好,舞人从容而舞。不经意的动作也决不失法度,手眼身法都应着鼓声。纤细的罗衣应身而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轻步曼舞似燕子伏巢,疾飞高翔似雀鸟夜惊。志在高山表现峨峨之势,意在流水舞出荡荡之情。
03
男子群舞——《崖山之战》
(12人)
作曲:张渠
节目时长:7分钟
表演人数:12人
舞蹈简介:舞蹈讲述宋朝和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君王臣民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将士战死。以这一史实为创作背景,讴歌了悲壮英勇的宋朝战士,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
04
蒙古族舞蹈——女子群舞《萨日娜》
(内蒙古)
作曲:张渠
节目时长:4分钟
表演人数:5女
舞蹈简介:萨日娜的蒙文翻译成汉语“草原上的小花儿”恰恰体现出蒙古族姑娘的勇敢、热情、直爽的性格。作品中的抖肩、硬腕表现了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活泼多样的马步,婉转悠长的软手进一步展现了浓郁的草原风格。随着热情奔放,节奏欢快的音乐,仿佛使我们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中,感受那草原上畜牧的生活。
05
傣族舞——女子三人舞《小鱼儿》
(云南)
作曲:张渠
节目时长:5分钟
表演人数:3人
舞蹈简介:“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舞者化为三只小鱼在水中嬉戏畅游,较其他傣族民间舞更为柔和、细腻,灵巧而活泼。其中多采用全脚或半脚掌屈膝碎步行走,没有起伏,双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摆动,从而表现鱼儿在风平浪静的水中享受安静、肆意漫游。伴随着动人的旋律,小鱼儿们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澈的湖泊之中,时而缓慢游动,时而欢快玩耍。舞蹈《小鱼儿》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流淌,展开想象的劲翼,并能在舞者欢舞过程中流淌出一条情感的大河,时而缓,时而急。
06
湖南民间舞——《等你》(湘西)
作曲:孟勇
节目时长:7分钟
表演人数:7人
舞蹈简介:沈从文笔下湘西边陲小镇的翠翠,永远在等待着爱人的回归,舞蹈正是取材于小说《边城》,苗族民间舞的元素溶入现代的创编方式,表现了多情的苗家少女翠翠,期盼爱人归来,那孤独的脚步,翘首期盼的身影永远印刻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歌声悠悠载不动许多愁,溪水潺潺带不走浓浓情。
07
湖南民间舞——《出水莲》
(湘潭)
作曲:张渠
节目时长:5分钟
表演人数:5女
舞蹈简介:湘潭盛产莲花,“身出淤泥色自妍,满池新艳动人怜。团团绿叶连天碧,朵朵娇姿映日鲜。”——濯濯出水莲犹如一个细腰的女子开始舒展她秀丽的身姿,芙蓉初出水的画面。由慢板逐渐渐快,在平稳沉着的琵琶声中,一会含羞于碧绿之中,一会掩面于莲叶左右,尽情舒展无与伦比的脱俗气质。在快板时,婉转悠扬的弦乐变得激昂澎湃,舞者动作明快潇洒、节奏开合自如,时而醉卧于天地之间,时而迎风起舞,时而奔放,时而羞涩。表现出了莲花超然于尘埃之外,女子同莲一样洒脱、飘逸。
08
男女群舞——《东方红》
节目时长:7分钟
表演人数:30人
舞蹈简介:舞蹈《东方红》动作元素取材于山东鼓子秧歌,同时运用现代舞的表现形式对舞蹈进行创编,用动作和情绪将革命时期的战斗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该舞通过对中国历史特殊时期的回忆,来追溯一种坚韧不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
09
维吾尔族舞蹈——女子群舞《阿依努尔》
(新疆)
作曲:张渠
节目时长:4分钟
表演人数:4女
舞蹈简介:满月的光辉映照在维吾尔族姑娘神秘的脸庞上,她们悠然起舞,每一个身体的律动都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灵魂的释放。此舞以维吾尔族库车地区古老盘子舞为素材创作,舞者手持瓷盘,佩戴顶针,击打瓷盘发出清脆的节奏。展现出一种既热情妖娆、又稳重细腻的风格。跟随这美妙而神圣的舞蹈一起回归原生的真实和纯朴。灵魂在天空的高处就会感受到蔚蓝的坦荡和豁达。
10
古典舞——女子群舞《采葛》
(汉代)
作曲:奕凯
节目时长:6分钟
表演人数:16人
舞蹈简介:女子古典舞群舞《采葛》的灵感来自于《诗经·国风·王风·采葛》,整个舞蹈大量运用汉唐元素,突出腰袖,轻、柔的舞蹈风格。舞蹈动作多来自汉代塑像,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通过左右摆和拧腰、松胯形成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上的“三道弯”体态,尽显少女之婀娜。《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离,但在恋人的眼中却是如此的难以忍耐。该诗牢牢抓住这最普通但又最折磨人、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反复吟诵,三章中只换了几个字,便能将对情人急切的相思之情生动、浓烈地展现出来。全诗没有卿卿我我的爱语,也没有关于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但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
11
双人舞——《爸爸再爱我一次》
节目时长:5分钟
表演人数:2 人
舞蹈简介:父爱是血缘中割舍不掉的最亲密的关系,父亲如山,父亲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的本能,是人性,父爱是最天然、最无私、最长久、最忠诚的,这是一种厚重的感情。但我们的父亲常常将这种情感压抑隔离,这种感情的缺失或不善表达,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什么的影响?
12
古典舞——女子群舞《吉祥飞天》
(唐代)
节目时长:5分钟
表演人数:9人
舞蹈简介:“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现于天边。舞蹈向大家展示这璀璨的敦煌文化。将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搬到舞台上,那飞舞的丝带,拨动的琴弦,旋转的裙摆,耀眼的步摇,引人入胜。
来源:郭贝贝文化志愿者团队、中南小团子微信
校友名片
郭贝贝,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七期校友,中南大学音乐舞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举办湖南省首个舞蹈原创作品专场《湘灵》。出版了专著《舞蹈编导理论与教学》。获得国际级大奖三项、国家级一项、省部级十四项。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七项。代表国务院侨办出访四大洲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作有:舞剧《君生我未生》,舞蹈《圣洁伊人》《湘江浴月》《妈妈的光阴》《生命》。2005年起组织数千名学生成立了“郭贝贝师生文化志愿者团队”。荣获“湖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荣获湖南省优秀群众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