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12期葛蒲南书法作品展6月18日在武汉开幕
6月18日,研修院中青12期校友葛蒲南个展“墨也烧赤壁·葛蒲南书法作品展”在武汉开幕。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25日。
葛蒲南在开幕式上发言
观众参观
葛蒲南接受媒体采访
为贺展览,中青12期校友杨大伟、周静等纷纷撰文,写出他们心中葛蒲南的形象。
杨大伟
“看蒲南书写状态极佳:气定神闲,处乱不惊,笔在水里饱饱浸过,又在墨海浓浓滴拖,一任情绪流走,毫无刻意做作,极其率真,无拘无束,了无挂碍,一派天然。用笔翻折绞转,不见浮滑,时见侧锋而能通过转折回归其中,表现擒纵自如,变幻中益见其空灵奇逸;结字小大跳宕,一笔疾行,数字相连,回环婉转。刚毅挺拔中平中弄险,意就笔势冷峻可畏,笔随意生卓尔不群…… 那种不衫不履,释智遗形的态势,确有天人合一的境界。”
“蒲南的书写没有停留在魏碑、唐楷、米芾、二王等的审美圈定,而是以研习书法运笔,结构,完成汉字书写由法度而进入艺术的过程。集众为己,让所有的法帖变成写心自娱的符号、元素。因此,蒲南的书写,才有了艺术观感。不拘于法,然处处皆法。不似经营,却处处经营”。
——节选自中青12期校友杨大伟《同学葛蒲南》
周静
“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蒲南兄有文韬武略。”
“听他说写楹联。字数限定,规矩限定,但活泼泼的日常生活妥妥地放进去。这个情境,一个礼拜,听他讲了两次:前几日晚来清气佳,夜深新雨后,书案前的兰花开了,竟没有想到点烟,去焚香数支,跟夫人对坐,不经意转头看纱窗,兰影亭亭,香气渺渺,再望出去,居然月色朗朗。他大喜,‘瘦影穿窗香月色;轻烟破壁画梅枝’。旁边一起听他说话的同学正要顺势夸佳人兰馨,他小拍茶几一声说,这幅对联里的月光在我窗前打了个来回。想起王维写月也常有往返呼应,‘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悠游意。”
“听他说古碑。孔府里有汉碑,跟着他看,想听他一路讲去,起先还踌躇要不要带个小笔记本呢。可我们几个洗了耳朵的,见他只看不说,也就散了自己乱转去。有时他会讲一点:这个字好,写得那么稳,又一个个有变化。这个写得憨憨的,静气。总之,他传达的意蕴是他描述的,也是碑上刻写的,他大概一个筋斗翻出六朝外,一个筋斗回到眼前。那日参观时间很有限,后来几乎一路小跑地看,他一路说,一定要再来细看啊,右肩膀上背着个大单肩包,一耸一耸,欢快地大步流星。其实,传统文论里就是这样三两句评论,天上人间不分”。
——节选自中青12期校友周静《听蒲南兄说话》
展览作品欣赏
草书自撰《观中青12班记录片》中堂
作品尺寸:138*68cm
作品释文:
观中青12班记录片。丁酉春分,赴修京华。修毕联欢,同学钟倩,央视导演。精心制作,修期记录。今得回视,感动不已!诗以记之。2017年4月14日一稿于京华萃园大厦601房,自适蒲南。
天南地北聚京华,四海同窗卅八家。
跨界修融芽破土,随心悟释梦开花。
文园笑语春流碧,曲阜行吟孔送霞。
痛饮狂歌归故里,相思拜字寄天涯。
五月十日,录于二专堂,自适蒲南。
其他部分展览作品
楷书自撰《笔如茶似》联
行书三国·韦昭《伐乌林》条幅
草书清·周顺倜(字伟斋)《莼川竹枝词二首》条幅
草书明·廖道南《柳山湖》扇面
行书明·谢师启《荆泉仙源二首》团扇
校友名片
葛蒲南,号自适。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12期校友,葛蒲南书法武术工作室创办人。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湖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二等奖、湖北省首届中学生师生书法大赛教师组一等奖等,曾入选全国第四届草书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