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五期樊浩宇编剧大型花灯剧《千里送鹅毛》在京上演
7月25日、26日,由研修院中青五期校友樊浩宇编剧的大型花灯剧《千里送鹅毛》在民族宫大剧院成功上演。
本剧简介
《千里送鹅毛》是根据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进行加工改编的,剧情讲的是:昆州总管借给皇太后献寿礼为名,横征暴敛,搜刮民财,用真金白银铸成金马碧鸡欲送京城,途经乌撒(古代宣威乌蛮居住地),突发大地震,民生凋敝,哀鸿遍野。押运官念佰高为救民于水火,冒死扣下金马碧鸡化为真金白银救灾。他的爱人爨依娜为表乌撒人民永向王化的诚意,决心把自己能闻乐起舞的一只白天鹅作为寿礼献给皇太后。在千里送鹅上京的途中,正义与邪恶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只有几片带血的鹅毛送到皇宫,书写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一段佳话。
艺术特点
《千里送鹅毛》根据成语故事改编,但又不拘泥于原来的故事,而是用上面的故事融入了作者新的思考,塑造了念佰高、爨依娜、白天鹅等艺术形象。宣威花灯是云南花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剧中的音乐及唱腔,既保留了云南花灯的风貌,又融入了宣威花灯活化石《走老丑》的音乐和当地山歌及通俗音乐的元素,增强了这部戏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与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和精美的舞蹈编排相互辉映,使这部戏好听又好看。
《千里送鹅毛》是一出从渲染地域风情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出发,以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故事为背景,以当地民间花灯音乐为基本素材创作而成的大型花灯剧。成语“千里送鹅毛”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核心则是“礼轻情意重”。因为“情意重”,才会有后来朝廷与边疆的和平。我们不必问历史上是否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历史的“参照物”来看待历史上的一个社会现象,从而反思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这就是一个艺术作品所带来的让人值得思考的种种原因,也是这出戏的真正价值。
来源:宣威发布
校友名片
樊浩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五期校友,云南省宣威市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编剧。创作的小戏《挡车石》获2012年云南省花灯艺术周编剧一等奖及中国第十六届群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