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心路 | 第三届“曹禺杯”系列报道之王智:生活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发布时间:2017-12-06 字号: A A A

近日,第三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在湖北潜江开幕,第三届“曹禺杯”获奖名单公布,研修院多位中青班校友获奖。研修院中青五期校友王智作品《我想和你去拉萨》获得电影类剧本优秀奖。

2010年4月前后,有朋友拿了一本游记让我改编电影剧本。由于种种原因,剧本没有开发成功,我却对西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后的一两年有关的书也越读越多。2014年11月3日独自一人第一次去了拉萨,研修班同学田晓丽和其先生在邦达仓大院盛情宴请犹记如新。

因缘际会,2015年3月应邀进藏合作一部电影。我和叶娟一行从拉萨出发,到林芝各地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采风,再次回到拉萨正式开始写作。在拉萨的三个月,是我毕业后生活最规律的一段时间。早上六点左右在酒后晚归人的歌声中醒来,然后洗澡、早餐、工作、午餐、午休、工作、晚餐。每天晚餐后,我都会去帕廓街或者孜廓路转经,风雨无阻。孜廓路就是布达拉宫下面的转经道,我转经的时候,时时想起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我也希望有美丽的邂逅,可惜没有遇见美丽的琼结达瓦卓玛,却经常看见从全国各地来的骑行者,或簇拥着、或单枪匹马兴奋地举着自行车在布达拉宫下面留影。我突然想,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吧,或者在路上也会发生一些故事,这是我写《我想和你去拉萨》最初的念头。

我是重庆人,重庆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我的很多同学朋友都在从事摩托车有关的职业,我也认识玩摩托车的人,这是我熟悉的生活和群体,最初我想写一个从重庆骑摩托车沿着国道318到拉萨的故事。我个人又是一个大龄未婚,周围亲戚朋友同学都在为我的终身大事操心。假如还有一个大龄青年是追婚去拉萨会怎么样呢?于是,形成了我剧本的基本框架。

2015年5月在拉萨药王山下完成了故事大纲,写了性格火爆的重庆火锅店老板孟大丽在抓捕逃婚的男友的路上,邂逅了逃婚的小鲜肉李小川,两个欢喜冤家阴差阳错,一路走到了拉萨,旅途给了他们勇气,最后收获了真爱。李小川是我研修班同学的名字,这是我个人的习惯,每个剧本都会有一个熟人的名字。

2015年11月,在北京完成了第一稿。此后多次进藏,行走于国道318上,不时有一些感悟。今年春天在重庆老家完成了第二稿。期间又请几位同行朋友斧正,受益匪浅,剧本得到提高。这次剧本有幸在第三届曹禺杯和第八届重影杯剧本评选中获奖,让我心怀感激,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指点,感谢评委们的鼓励,感谢生活给了我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剧本打磨永无止境,直到它拍完那一天。人生也是如此。

文 / 王智

校友名片

王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五期校友,北京安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学总监、导演。编剧作品有:电视剧《书剑情侠柳三变》《茶色飘香》等近200集;电影《三八河畔》。担任纪录电影《凡尘净土》艺术总监,导演院线电影《迷雾重重》。其中电视剧《水兵俱乐部》获第26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剧本《香巴拉密钥》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剧本奖、《杀人偿命》获第二届曹禺杯优秀剧本提名奖、《我想和你去拉萨》获第八届重影杯剧本评选一等奖、第三届曹禺杯全国剧本评选电影类优秀奖,个人荣获“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突出贡献者”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