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 策展三期金志钢:掩云生处——王保安山水画新作展
发布时间:2017-12-29 字号: A A A

由研修院策展三期校友、陕南画院副院长金志钢策划执行的“掩云生处——王保安山水画新作展”于2017年12月23日在西安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1月23日。

展览海报

 “掩云生处——王保安山水画新作展”是“城市文化复兴——西安美术馆水墨复兴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文化复兴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系工程,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和庞大艺术家群体的水墨艺术,有责任担当起西安城市文化复兴的历史重任。

金志钢(左)与艺术家王保安(中)、西安美术馆执行馆长白茜合影留念

水墨的当代性探索是水墨复兴的基本前提,当代性也是水墨探索的一次革命和质变,当代水墨艺术是根植于中国这块土地并能和世界接轨而又保留独特性的艺术,这是西安城市文化复兴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带一路”的东方起点,西安遇到了城市文化复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的东方起点,既是经济的起点,又是文化的起点。祖先在这座城市创造了灿烂而丰富的东方文人思想,这座城市也验证了中华民族从周秦汉唐一路昂扬向上的光辉历史,并创造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大唐文明。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安能否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再次打造文明的制高点?历史资源、现代机遇和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摆在面前,西安将责无旁贷。

西安美术馆提出的城市文化复兴之水墨复兴计划,是根据西安艺术发展的现状而确定的,这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水墨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安的水墨艺术家群体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在学术层面和当代性方面略有落后。大多数年轻艺术家对水墨艺术本质的理解,以及对水墨时代性的感悟较为匮乏,这也是陕西水墨艺术在当代社会迅速发展状态下面临的挑战之一。

展览海报

水墨的复兴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当下的艺术家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水墨发展在精神层面和图像层面进行深度思考,其评判标准是以审美为核心;另一个含义是当下的艺术家以水墨为材料和表现手法,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其评判标准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这两层含义从不同方向探讨了水墨在当下社会的意义。

西安美术馆

陕西是水墨大省,更准确地说是传统水墨大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长安画派的画家群体和随后的长安画派群体,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成了自己所属时代的历史使命,虽然还停留在对传统的学习和探索层面,但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形态,他们都尽到了一个艺术家应肩负的时代责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入了全面的改革开放时代,工业化、信息化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市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未来世界的重要支点,中国将向世界输出什么样的文化,艺术将在文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精华的水墨艺术,将在未来的世界艺术之林中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这些都是中国水墨艺术家要思考的问题,更是陕西这个传统水墨大省需要思考的问题。

金志钢(中)与展场设计师梁育航、网络展厅设计师毛荣飞合影留念

在西安流传这样一句话:“一城文化半城神仙”。西安的“文化大市”主要大在传统文化,但文化强市才是西安的发展目标。衡量一个城市是文化强市的标准,就是现当代文化的构建和文化产业的聚集高度。西安的城市文化复兴是西安作为具有文化特色国际大都市的必答题。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王保安

王保安,江苏省徐州市人,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塬深》获全国首届山水画展铜牌奖。另有作品入选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览,第9届全国美展等大展。

麻黄粱 2017年 纸本墨彩  366x145cm

空濛云烟图 2017年 纸本水墨 648x247cm

万重叠嶂图 2017年 纸本水墨 144x367cm

校友名片

金志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策展三期校友,陕南画院副院长,独立策展人,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山水画研究会会员,陕西体育文化艺术协会副秘书长,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