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 海外六期白旭旻:让传统以时代的方式传播和传承
发布时间:2018-04-27 字号: A A A

近日,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网络文艺传播沙龙。研修院海外六期校友、《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主任白旭旻作为来自民间文艺界的代表受邀,就民间文艺与互联网的话题做了主题发言。

“互联网+文艺”是中国文联延伸服务手臂、丰富服务手段的重要平台,本次来自民间文艺界和网络文化产业运营平台的多位代表的跨界对话和对接,旨在探讨网络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播和传承优秀民间文艺,如何借助互联网进行融合创新,激活民间文化,使其焕发更加强大的生命活力。

网络文艺传播沙龙现场

白旭旻介绍,我国的民间文艺资源种类繁多,内容浩瀚。仅就故事来说,已经被收集到的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间故事有184万篇,而基于近五十年工业文明之下的民间文学新故事,到今天粗略统计,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也已有70万篇之多。

白旭旻发言

白旭旻表示,互联网平台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桥的这一边是全中国最好的民间文化资源,而在桥的那一边,则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希望通过网络文化产业运营平台,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真正让民间文艺受益,推出世界级的民间文艺产品。

为了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时代剧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自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取得了海量的成果,最近又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两大工程,为中华民族留下文化DNA。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传统民间文艺以新时代的方式传播和继承,从“线下民间”逐渐走向“线上民间”。

来源 | 中国文艺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实习生周楚楚

校友名片

白旭旻,研修院海外六期校友,编审,《民间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故事委员会主任、秘书长,第八至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作品奖复评、终评评委。自2007年起,负责组织“中国故事节”系列故事会及“民间文学作品奖”评奖初、复评组织工作,并参与相关故事创作比赛、故事表演比赛、“民间文学作品奖”评奖规则、细则的制订。出版、播出各种作品千余种,字数达数千万字,参与、策划多项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