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二期朱小钧策展“四季无声——陈湘波作品展”在苏州开幕
发布时间:2018-08-06 字号: A A A

8月3日,由我院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朱小钧担任策展人的“四季无声——陈湘波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作为苏州美术馆着力打造的年度学术提名展项目,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陈湘波多年来创作的70余件代表作品。

 

展览海报

以下为朱小钧对本次展览的致辞。

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四季。

而循着我们的传统回望,四季又被二十四节气串联,由十二“节”和十二“气”组成的二十四个单元,几乎满足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和诗意栖居的所有想象:这一在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今天,艺术家陈湘波先生选择了将二十四节气作为自己创作的母题,苏州美术馆此次题为《四季无声》的展览,是他对这一母题的一次深度阐释,他用工笔、写意两种技法相呼应,以纸本、绢本两种材料为媒介,在春、夏、秋、冬四个单元里,将他眼中的自然山川,家国故土,复活在二十四个节气之中。

“画为无声诗,诗为有形画”。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四季的吟咏就绵延不绝——“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在《四季无声》这个展览中,我们借用顾恺之的《神情诗》,将展览分为“春水、夏云、秋月、冬岭”四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之中,我们选取了两个节气,将陈湘波先生的作品,和古人对此节气的吟咏名句并置在一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在观众的视野之中,“无声诗”和“有形画”,给予观者更直接和丰富的信息关联,让每一个美好的节气,以诗入画,以画写诗。

四季真是妙不可言。它让我们在一年的365个日夜之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生命体验。“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这两句四季之诗,贯穿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之中——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给这些日常时光所做的加持,陈湘波先生将这些加持的瞬间,用水、用墨,一一记录在案,而后,唤醒我们心中对四季的欣欣然。

这一次,在江南的中心苏州,让我们吟一曲写在四季的无声诗,四季不再是一个天文现象,而是我们日常的生活,是我们心灵深处的精神原乡。

编辑|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

校友名片

朱小钧,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北京大道融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策展人,策划展览项目有:她们的视界Vision of Females(北京2017)、水墨SHUIMO,世纪变革与艺术新路(北京2015)、双重视界(佛罗伦萨2014)、似是(北京2014)、墨境(东京-济南-北京2014)、心与物游(上海-海口-三亞2013)、视觉中国(爱丁堡-圣地亚哥2012)、齐物论(北京2012)、中国新水墨(东京2011)、青春纪(北京2009)、学院明星(北京-深圳-吉隆坡2008)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