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二期屈波:“历史的体温——高小华文献展”
发布时间:2018-10-17 字号: A A A

10月13日,由我院策展二期校友、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屈波担任策展的“历史的体温——高小华文献展” 在成都高小华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是“2018年第五届和声艺术邀请展”的一个单元,我院文艺家六期校友、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穆兰为邀请展总策展人,我院策展二期校友、蓝顶美术馆副馆长丁奋起和策展二期、海外五期校友、四川省美术馆策展人冯石出席了邀请展的开幕式和学术论坛。

展览海报

策展人的话  

文/屈波

艺术家高小华基于对历史与当下的双重热情,其历史题材创作有丰沛的现实感和独特的个人视角。当观众通过展览提供的丰富文献去回溯与想象作品成型的过程,历史便不再是尘封的过去与抽象的时间,而幻化为可目视、进而可凝想的画面与事件。高小华参与体验过时代的众多大事,对他而言,今事与故事即使不完全等同,也有相当的交叉与重叠之处。他对历史的感悟之深,非旁观与采风者所及,更非天马行空的想象者可以凭空想见。

屈波(右)在开幕式上致辞

如果说,对历史进行反思是那一代青年艺术家的共同诉求,高小华则因为有对历史事件的切肤体验,表达得既直接又深刻。同期创作的《我爱油田》与《赶火车》,皆在依循现实主义的经典方法论,并融入了自己作为部队军人与火车乘客的体验,去揣摩和量度人性。

“历史的体温-高小华文献展”展览作品

2000年,高小华的历史题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红岩村启示录》大型艺术景观与系列油画、《重庆大轰炸》半景画与《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全景画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更早,皆关涉中国现代史的转折点,高小华虽并未参与其中,但他力图以一种如实而客观的方式去“画”历史,从而在另一个维度传递了历史的温度。高小华的最新作品是《周易·占筮》和《徐志摩和他的朋友》,涉及中华远古文明史和现代中国文化史。

从对近事、身边事的表达开始,到对中国现代史再到古代文明史的描绘,高小华对历史题材创作葆有一种持续而强烈的激情。历史题材创作之困难,在于即使是历史的当事人“也都只是局部地、微观地参与其中”(高小华语),而欲表现渺渺时空中的远史,更是增添了数重难度。每位艺术家对解决历史题材创作困难的方法不同,诸如详尽的考证、丰富的想象等等,皆是常用之法,高小华则以敏锐的现实感受和鲜明的个性特质,引导观者走近历史,从而感觉到历史的体温。

屈波(右一)、冯石(右二)和其他嘉宾合影留念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校友名片

屈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策展二期校友,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史博士,策展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美术、艺术与科学跨学科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