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 新文艺群体一期林向国编剧皮影舞台剧《小平少年》正在全国巡演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年来,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其中不乏文艺研修院校友们的身影。今天起,文艺研修院将陆续发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稿件,请参与庆祝和纪念活动的校友们分享感受、感触、感悟,敬请关注。
2018年4月,由我院新文艺群体一期校友林向国编剧,北京京西皮影传承团队和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联合编创的大型儿童皮影舞台剧《小平少年》在北京成功首演。6月,该剧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专项基金资助。随后,该剧以“感恩好时代,开启新征程”为主题,以“皮影戏大篷车”的形式,沿着小平南方视察路线展开全国巡演。活动一路宣讲“十九大”精神,同时进行非遗联谊,励志演讲,歌颂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展示新时代社会建设、文化发展新成就。
林向国:2018年,是我国成功进行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征程中,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如今,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为实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面向新时代,我们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同志的时候,也在深入思考,为什么小平同志能够成长为时代的伟人?我们发现,少年时期,邓小平同志就表现出勤奋、节俭、求真、务实的精神,乐助人、有智慧、讲科学、敢担当、重亲情的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的品德,正是今天的少年儿童应该加强学习和弘扬的时代精神。
演出剧照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讲话中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决定搜集邓小平少年儿童时期的小故事,并把这些闪光的小故事,写成剧本,搬上舞台,以儿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到今天的少年儿童面前。
演出剧照
《少年小平》从邓小平童年说起,他教弟弟不要挑食,引导同学要相信科学;他看到恶人欺负同学,义愤填膺,又巧妙化解危机;他诵读《满江红》从小就有报国之志;他为求救国真理,小小年纪就远赴重洋;他留恋家乡,却一别从兹去,为了追求革命理想,再也没有回去看一眼爹娘……少年小平从故乡走来,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为了更好体现多维空间转换,推进剧情,我们将传统皮影戏融入舞台,人影同台,时空转换,非遗艺术为儿童舞台剧增加了又一个亮点。在舞美设计方面,突出皮影戏的姊妹艺术——剪纸风格美术效果,用满眼中国风,讲述中国故事,唯美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主题,儿童剧是一个空白。剧团排演这个戏大力宣传“念党恩,跟党走”的主旋律,希望让更多孩子看到,家长看到,知道我们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希望这部作品成为“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儿童作品。
林向国(后排左一)与演职人员合影
校友名片
林向国(字中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一期校友,编剧。1972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任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中国珠宝时尚报编辑部主任。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文联理事。个人创作的《曹冲称象》、《红孩儿》《海与哪吒》等多部儿童舞台剧目,曾获北京市舞台创作优秀作品奖。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