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 海外五期魏祥奇担纲群展“水墨精神——从传统思想和智慧中生成新创造”策展人
发布时间:2019-04-29 字号: A A A

       5月1日,由我院海外五期校友、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担纲策展人的“水墨精神——从传统思想和智慧中生成新创造”群展将在济宁市美术馆拉开序幕。展览以水墨精神为主题,是济宁市美术馆的开馆展,同时也被列入济宁市美术馆弘扬中国文化系列展之中。此次展览共展出23位艺术家创作的42件代表作,形式以水墨画为主,还涵盖书写、雕塑、装置和影像,将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艺术家们从传统思想和智慧中生发出的新创造。

 

展览海报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谈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此次展览正是响应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的一项举措。

展厅图

       展览分为“山林之间”“记忆之光”“神采之体”“虚静之心”“空灵之气”五个部分,由水墨精神和语言生发出来的不同风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起关联,呈现出中国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内在生机。 

展厅图

       水墨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语言形式,承载了内涵丰富的文化观念。在本次展览中,水墨的语言是一个引首和入口,贯穿于展览作品内在的精神质感和文化内涵,始终都统一于“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之中。艺术家在描述自己对万物的感知,这种感知不是偶发性的碎片,而是源于其理性的文化和思想经验。相较而言,这些艺术家都在思考哲学的命题,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尽管彼此有着不同的历史和现实的思想境遇,但毫无疑问,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源于相近的文化经验,他们都在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跟随内心深处的触动。

 

王天德,后山图——麓山寺碑拓本,

左一:259×105cm;左二至五:256.5×99.5cm×4,

宣纸、墨、火焰、清代拓片,2017

       水墨艺术的视觉形态是活的,五代至两宋时期山水画的浑厚、端庄,元代山水画的华滋、朴质;王羲之书法的妍美遒劲之风,颜真卿书法的笃实纯厚之气,皆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语言自身的活力。这都得益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刻内涵,是一切创造性的源头活水。显而易见,这些艺术家在视觉层面上展开了对于艺术语言的探索,但他们没有仅仅停留于形式,而是在思考超越世俗生活的人的精神内省。这种内省的本能,乃是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文化性格和文化气质。不仅如此,这些艺术家都有着超越国家、民族分野的思想和情怀,他们有着纯真之心,在思考人类所共同面对的思想史困境。

 

陈林,稻香时节,220cm×12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作为策展人,魏祥奇希望观者可以通过本次展览,充分领略到中国文化精神深厚的历史积淀,感受到其内在的生机与博大;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观众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语言风格之间,能够感受到无界的衔接。水墨精神在这里不仅仅指代的是水墨语言本体,还有超越水墨语言规范的中国美学精神。相信任何一位在创作上卓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在自身的文化血脉中生长而出,但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生命意志,他们抱持着开放的学术视野和文化情怀,最终拓展了自身文化的品格和思想框架的边界。

 

朱金石,背对的月光,宣纸、竹子、棉线 

800cm×450cm×1800cm 2019

       这些艺术家不是固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式,而是继承了其内在思想的精髓,执著于视觉语言的创新性探索,这些创作也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魅力。济宁乃至山东是中国传统文化重镇,在根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发展、激活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会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校友名片

 

       魏祥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从事当代美术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写作,在中国美术馆及海外执行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近年来尤其关注198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艺术的研究,以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参与了“青衿计划”“新朦胧主义”等系列项目的策划工作。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