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多名校友携优秀作品亮相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
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于7月17日至28日在绿城南宁举行。全国各大团体、教学单位及新文艺组织派出了33个杂技节目、7个魔术节目及6台杂技剧参加展演。
全国杂技展演前身是1984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杂技比赛。从1987年的第二届杂技比赛开始,出现了教育教学单位派出节目参赛。从本届起,比赛改为展演,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副主席李西宁、张红、齐春生等研修院特聘杂技专业导师以专家和评委身份出席本次展演活动。研修院多位校友携优秀作品参加了本届展演。
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
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由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创作,研修院民族一期校友张晓红担任副总导演。剧目以贺兰山岩画中的一幅“太阳神”画像为背景,以杂技剧的形式,传递关于友谊、爱情、家园的信念,弘扬正义与勇敢。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国家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样都是祖国的边疆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元素,用杂技技艺来讲述宁夏的文化是一份责任,不远万里一定要来广西演出我们的剧目,不仅是展示回族文化,也是回、壮两个民族难得的交流。”张晓红说道。
杂技剧《渡江侦察记》
南京杂技团有限公司的杂技剧《渡江侦察记》是中国杂技剧创作历史上,首部以红色题材为立意,结合说书、评弹艺术,融合同名电影桥段而创作的杂技剧目。该剧出品人、研修院中青十三期校友池文杰说:“作为曾经的一名军人、一名教师,更是一位南京人,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对南京的感悟。这座城市除了沉重、伤痛,为什么不能用振奋人心的胜利来描述她?”
该剧目以超过40万的点击观看量,居本次展演的网络直播之首。
魔术节目《流光掠影》
魔术节目《流光掠影》是本次展演魔术杂技类节目中,唯一通过杂技家协会进行推送的。该节目由河南省杂技家协会推送,研修院中青六期校友李锦利为之付出了积极的努力,竭力为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中的新生代从业力量创造展示的机会。
《流光掠影》通过手彩、换衣、中小道具转换等技巧,用光碟、录音机、喇叭编织成全套流程。演员的表演不拘于正统的亮相和专业表演的程式化,而是轻松、阳光、充满活力,在整台晚会中别具一格。
杂技节目《彩陶情——顶坛》
由研修院中青六期校友许蕊担任编导的《彩陶情——顶坛》是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本次展演代表节目。该作品也是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18携手铸梦”扶持资助项目。作品取材于甘肃马家窑文化,将杂技技艺融入戏剧表演,表现远古先民一家三口炼制彩陶的场景,传播彩陶文化。整个表演深深感染着南宁的观众,许多父母现场为孩子普及甘肃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他们在赞叹甘肃杂技艺术的同时,也生发了对遥远甘肃的向往之情。
作品《竹林欢歌——抖杠》
作品《茉莉芬芳——倒立技巧》
福建省杂技团是为数不多保留原有建制的省级杂技团之一,本次展演引人注目,关键在于两个入围节目均是中国杂技的“看家本领”——抖杠、倒立。
研修院中青六期校友郑巧莉作为编导,将两个节目与植物产生联系:一群青少年在竹林嬉闹、欢歌,围绕“抖杠”展开技术交流;纯洁美丽的茉莉花从含苞欲放,到绚丽花开,充分融入“倒立技巧组合”的技艺展示,从中可见编导的巧思与匠心。
中青四期李艳(左)与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李忠宝在展演期间交流
展演期间,一些校友也代表各自所属的杂技家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之际,校友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舞台表达着共同的心声:祝福国家,祝福文联,祝福中国杂技艺术。
作者 | 李艳 摄影 | 谢江波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许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