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珍:“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项目的探索实践
近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主办,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台湾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共同承办的“两岸携手舞透透”2021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展演成功举办,来自两岸数十支广场舞骨干团队相聚云端,以舞会友,其乐融融。据悉,这项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参与活动的两岸群众达30万人次,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也逐步打响了“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展演”这一活动品牌。今日创作谈,我们邀请该活动的发起人、策划人和总导演,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一期校友黄秀珍,为您讲述这一项目背后的探索与实践。
“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的设想始于2017年,这个想法的基础一是闽台的地缘和文化亲缘关系,二是广场舞在两岸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具体的设想是:将广场舞的形式进行创新与优化,立足闽台特色,融合两岸民间戏曲舞蹈、闽南民间小调、两岸少数民族歌舞服饰等文化元素,与台湾的艺术团体合作创编《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教程》,以全民舞动、快乐健身为宗旨,合作开展一系列培训、交流、展演等活动。
创作——融汇闽台文化,注重群众基础
2018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教程》获得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携手铸梦工程”资助扶持。特别是在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特聘导师、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原院长、一级编导苏自红等专家的辅导帮助下,圆满完成教程编创。
2018年夏季展演
在创编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编创中大量地融入闽南戏曲舞蹈、民间小调、歌谣、方言以及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服饰、习俗等元素。特别在音乐上,优选节奏强、旋律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群众耳熟能详的曲目。二是在创编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舞蹈基础的受众,在教程中将每个舞蹈分解为上肢动作、下肢动作、全身动作与配乐示范表演四个步骤,录制范本。同时,有意增加“面对面、手牵手”等形式的肢体语言,营造一种有温度的交往形式。
推广——以点带面,冲上云端

2019年冬季展演
2020年春季线上线下同步展演活动
2020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开设抖音号,开启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模式。网络技术让“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插上翅膀,呈现出两岸“云端相会、牵手共舞”的新气象。账号推出的一些视频如“老宝贝的快乐生活”,点播量高达7314.6万次。2021年,“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账号还获得了“抖音爱心教学大使”称号。
回顾起来,我们正是通过教程编写、骨干培训、四季展演、地标快闪、研学体验、年度交流等一系列的项目运营与管理,逐步打造起了“海峡两岸原创广场舞”这一品牌。
校友简介
黄秀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一期校友,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编导,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厦门市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星海舞蹈团创始人。编导的作品有《渔娘曲》《嘉禾女》《洄》《灯》《厦门人家》《火舞》《思想起》《渔村的记忆》《鼓神》《花之季》等50余部。作品曾获文化部优秀编导奖、全国第六届“群星奖”优秀编导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福建省政府“闽星奖”等。
图文由校友提供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许文彬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段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