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讲话》80周年 | 董衡定:走群众道路 写时代精品
发布时间:2022-06-02 发布人: 董衡定 字号: A A A

开栏语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鲜明指出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对此后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始终闪耀着真理的智慧和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适逢《讲话》发表80周年,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开设“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栏,重温讲话精神,赓续红色文脉,凝聚奋进力量。

走群众道路写时代精品

董衡定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五期校友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特聘教授

八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全面、系统、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发展的政策主张,至今仍然绽放着无穷的思想光芒和真理力量。《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的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白毛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小二黑结婚》等不朽名篇,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只有将个人的生活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融入到历史的洪流中,融入到社会变革的主流中,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去抒发民众的心声,才能写出感人的、被时代认可的、被人民口口相传的作品。“鲁、郭、茅、巴、老、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海明威……无一例外。这是毛泽东为文艺工作者指出的前进道路,是前辈们在这条路上留下的光辉足迹。

1954年,云南省花灯剧团成立,前辈们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背起背包,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写出了《依莱汗》《孔雀公主》《三访亲》《喜送公粮》等深得群众喜爱,久演不衰的传世之作。它们奠定了云南花灯的剧种风格,确立了云南花灯在全国艺术界的地位。

《孔雀公主》演出剧照

云南省花灯剧团赴山区为群众演出

自1980年进入云南省花灯剧团工作至今,我也写了几个小作品,在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深刻领会了一个颠扑不破的艺术创作真理:关在象牙塔里、办公室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佳作。

2014年,我为云南省建水县花灯团编导了一个花灯小戏《石榴树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美丽的女大学生春梅不幸在车祸中死去,悲伤的母亲向失明的父亲隐瞒了这个消息,临终前她委托老支书把女儿的骨灰悄悄埋在了院子里的石榴树下。老支书代替春梅按时给失明的李大爹“生活费”,后又把接力棒交给了新上任的村支书红梅。后来,村里要改造建水厂,李大爹就是不愿意搬迁,要等自己的女儿回家。红梅被一家人的事情感动,认“李大爹”为父,承担起了照顾残疾孤寡老人的责任。这个小戏,歌颂了一个亲民、爱民、为民的基层领导集体,凭着良心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剧中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我发自内心写出来的,都是我的真情化作的汨汨甘泉。

《石榴树下》演出剧照

创作这部剧的灵感最早要追溯到二十年前,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2002年,我回湖南省衡南县农村老家探亲,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女儿去广州打工,从此“再也没有回来”(2017年已经找到了)。她的父亲含泪死去,母亲盼儿哭瞎了双眼,临终前把女儿最后的来信和照片交给了儿子,叮嘱儿子一定要把姐姐找回来。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那外出未归的女儿和抱憾而终的父母的身影,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就此故事写一个小戏也可以,但过于悲伤,作品的内涵也显单薄,所以我迟迟没有动手。2007年,昆明城市拆迁的一个故事又拨动了我的心弦:在昆明市老街的拆迁中,有一对老人不同意搬离,因为他们的父母和独生子都死在了那间老屋里。那间老房子,承载了他们家族的历史、生活的百味、对亲人的记忆……这是一种超乎世俗的精神寄托,这种人文精神,就是我艺术创作所要追求的层次。

故事有了,灵感有了,内核有了,但真正激励我铆足干劲完成作品的动力,一直到七年之后才终于出现。

我是军人的后代,在军营里听着军号入睡,唱着军歌出门。1970年至1979年,我随父亲在建水县“戍边”。2014年4月,我为云南省花灯剧院招收学员,在建水住了几天。建水文化馆和花灯团的同仁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交谈中才知道,“建水县花灯团”的处境甚是凄凉:没有演出场地,没有正常的创作班子,没有经费,多年没有演花灯戏了……听到这些,我心里很难受,本能的冲动告诉我,一定要帮帮“建花”。

建水西门大板井

在建水招生期间的一天,黄昏时,我一个人从古城东门往西门走去,儿时的欢乐洒满了每个角落:上学的奔跑,放学的打闹,吃碗“手抓粉”,叼根小冰棒,扒着手扶拖拉机回家,路过从小在那担水吃的西门“大板井”……多少记忆如精灵般跳跃在我的眼前。不知不觉,泪水挂在了我的脸上。回到昆明后,我便根据建水的人文特点创作了这部花灯小戏《石榴树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是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再一次重申和发展,是向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吹响的冲锋号。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永远是艺术的裁判。只有人民需要,艺术才有生命;只有人民认可,艺术才能持久。让我们在这冲锋号中集结,为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

作者名片

董衡定,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五期校友,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文艺奖项。

图文由作者提供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