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 | 叶莹:历史线索与时代声音——“匠心筑梦·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工业题材版画展”策展手记
发布时间:2022-07-14 字号: A A A

编者按: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理论研究部)副主任叶莹策展的“匠心筑梦·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工业题材版画展”在四川美术馆举办。该展览作为“天府天工·四川工业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的平行展,旨在通过版画艺术的发展折射中国工业建设的缩影。今天与大家分享展览策展人叶莹的策展手记。

展览现场

历史线索:饮水思源

四川美术馆展厅共有四层楼。一楼、二楼是“天府天工·四川工业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主展,展览通过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模式,全面梳理和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四川工业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雨同行的辉煌历程。这一部分作品是当代艺术家新近创作的精品力作。而三楼、四楼的“匠心筑梦——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工业题材版画展”展出的则是近现代以来重要版画家创作的历史经典。

在策展线索上,如何与一、二楼的主展形成历史线索上的呼应,我们最终采用了倒叙手法。从一、二楼的当代艺术家创作,到三、四楼的近现代艺术家作品,形成了一个历史倒叙的线索,立足现在,回望过去,饮水思源。随着观展动线的设计,观众沿着扶梯缓缓上升,似乎也走进了一个时空隧道,拨开历史的烟云,让我们看到了四川艺术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责任和使命。

展览包括“时代乐章:新空间与新维度”“历史画卷:激情岁月与集体记忆”“饮水思源:新兴木刻与四川版画”三个章节,章节之间依然采用倒叙手法,铺陈开时代思潮涌现、版画技法嬗递、工业发展转变相结合的历史画卷。

1.时代乐章:新空间与新维度

代大权 《挖掘机组》黑白木刻 170cm×120cm

马力平、马青 《高原汽车兵》 丝网版画 67cm×117cm

第一部分展出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工业题材版画作品。在众多美术形式中,版画与工业技术发展联系尤为紧密。刻版工艺的变迁,印制工具的革新,媒介使用的创新都为版画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伴随着艺术理念的更迭,版画也从最早的新兴木刻走向更加多元的发展方向。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其反映时代变迁、社会现实、人民生活的敏锐视角和人文关怀。四川版画一直在传承中发展,在语言形式、材料媒介和文化语境上不断拓展出新的空间与维度。

2.时代画卷:激情岁月与集体记忆

宋克君 《小站春早》(成昆路上处处春组画) 水印木刻 55cm×45cm 1974年

李景方(李井方) 《战斗在第一线》(炉火更红组画)铜版 50cm×80cm

第二部分主要展出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版画家们集体创作的组画作品。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组织版画家集体创作,打磨出多件组画作品,深受业界好评,例如《红岩》《抗日烽火》《翻身奴隶绝不许历史倒退》《南方来信》《成昆路上处处春》《炉火更红》等。这些作品诞生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表现着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他们用生命和信仰谱写出的壮美乐章。

3.饮水思源:新兴木刻与四川版画

张漾兮 《前方浴血抗战,后方加紧生产》黑白木刻 15cm×11cm 1939年

第三部分作品主要为从新兴木刻开始到1966年之间的版画创作,这些作品带着悠远的历史记忆和极高的文献价值,陈列在四楼恒温恒湿的精品展柜中,似乎也将我们带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其中,最早的一张是1939年成都版画家张漾兮先生创作的《前方浴血抗战,后方加紧生产》。新兴木刻自诞生之日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综观这一时期的木刻作品,好像翻开一本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生活的图像史。

新中国成立后,崭新的历史阶段使四川版画迎来了快速发展,全面辉煌的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的文艺方针的引领下,四川版画家继承着新兴木刻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精神,以现实主义的情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投入到反映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创作中,产生出了许多重要作品。

时代声音:还原历史文献

1.视频访谈:倾听时代声音

此次展览我们专门制作了访谈宣传片,采访的版画家包括其加达瓦、武海成、吴强年、王明月,以及青年版画家谢晓笛。他们感受着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脉搏,代表着不同生命个体在时代背景下的不同际遇。他们谈论着四川美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谈论着神州版画博物馆的建制和目标,谈论着自我艺术思想的成熟和转变。

王明月 《粮仓新春》(成昆路上处处春组画)水印木刻 55cm×45cm 1974年

2.学术梳理:还原历史文献

此次展览的许多作品都带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文献意义,因此对文献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炉火更红》组画,又名《为钢而战》,为四川美术学院版画家集体创作,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钢厂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画中热情高涨的中国钢铁工人群像饱含着视觉张力。艺术家用当时流行的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冶炼钢铁的操作流程,像是一部精心布置的舞台剧。

王元寿 《火红的心铁人的劲》(炉火更红组画)铜版 48cm×78cm 

吕树中 《铁打的姑娘巧轧钢》(炉火更红组画)铜版 50cm×80cm

李少言、牛文、吴凡、李焕民、宋广训、正威、徐匡、丰中铁、付文淑、龙辅民、吴强年、黄玄之《火柴盒上的版画》  套色木刻39cm×42cm 1960年

《开路》是其加达瓦老师1964年四川美院毕业时创作的作品。其加达瓦当时仅18岁,他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开路》。其加达瓦老师的出生地甘孜是通向西藏的交通要道,他也是伴着这条公路的修筑而成长起来的。他告别老师和同学到内地学习也是从这条公路向内地奔驰的。我们摘录了李焕民、吴长江、吴洪亮等先生对这一作品的阐释,并呈现在展厅之中。

其加达瓦《开路》水印木刻 50cm×60cm1964年

李少言 《西南人民四十年来的愿望实现了》黑白木刻 27cm×46cm 1953年

徐匡 《纳木湖畔》套色木刻 37cm×52cm 1979年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版画不同版种的技法、理念、媒材,我们在三楼展厅中央布置了版种知识介绍的垂帘和一台版画机,从而与工业题材这一主题形成呼应。

对于带有历史印记的展览,除了对作品本身的展示外,还要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将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语境中进行解读和阐释。每一件作品都带着历史的温度和记忆,他们产生的时代背景也注定了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意义。我们的策展式写作,不仅要立足于历史语境,传达出情感线索,还要能从当下的视角来观照历史,把握新时代的时代声音。


校友名片

叶莹,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海外五期校友,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现就职于四川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获中国美协“中青年海外研修计划”优秀等级,公派澳大利亚研修。入选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年视觉艺术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海外五期),驻留纽约三角艺术协会。曾赴法国巴黎、摩洛哥拉巴特举办展览及讲学。课题曾入选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携手铸梦”计划。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多次获中国美协主办展览奖项。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美术》《中国书法》《美术观察》《荣宝斋》《美术馆》《西泠艺丛》等。

图文由校友本人提供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刘怀彦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段佳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