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求索 | 孟影:艺海无涯勤可渡
发布时间:2022-08-15 字号: A A A

不经意间,我在琴书艺术道路上磕磕绊绊地走过了近40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年被中宣部、人力资源部、中国文联联合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一个曾经的民间艺人,抚今忆昔,感慨颇多。

孟影获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我出身于琴书世家,祖父、父亲、姑姑都是说唱琴书的民间艺人。从我刚刚记事的时候起,就被父亲用小板车拖着,随父母走街串村说唱琴书。小板车就是我们移动的家,车上除了我的“专座”外,还堆满了演出器具和被褥、草席等生活用品,走到哪,唱到哪,吃住在哪。随着年岁的更迭和环境的熏陶,我也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女娃娃,逐渐成长为能操琴打板儿的小女孩,并能像模像样地唱上几段儿。

孟影演出照

听我父亲说,爷爷在临终前留给后人的“家训”是:“琴书是咱家的饭碗,观众是咱的衣食父母,不管到了啥时候,咱的饭碗决不能丢,衣食父母也不能忘……”

家训的约束,环境的熏陶,让我的人生与扬琴、檀板结下了终身之缘。我自幼学艺,12岁登台演出,首次参加地区比赛就获得了一等奖,自那以后又多次参赛夺魁,被破格招录为安徽省阜南县梆剧团(现为阜南县演艺中心)的专职曲艺演员。

一个农村女娃成了拿工资的“场面人”,捧上了“公家的饭碗”,对我而言,这无异于“一步登天”啊!演出环境变了,心理压力也不一样了,但是我对琴书艺术的情怀没变。我怀着感恩之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学苦练演唱技艺,踏实努力工作,争做一名让群众满意、观众认可的好演员。一分耕耘一分才,我的文化程度有限,但是我坚信勤能补拙,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坚持学文化、学政治、学业务,立志把琴书艺术发扬光大。

孟影演出照

淮河琴书的艺术天地在民间。本着对琴书的挚爱,也为反哺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30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曲不离口、琴不离手,两块檀板、一架扬琴,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工厂、社区、街头巷尾,心念家训,背负责任,走到哪里就把琴书唱到哪里。我把社会当学校,认观众为老师,吸取创作营养,倾吐情感心声,征求大家对演唱作品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经过与观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百姓的所思、所需、所愿,丰富了我的创作源泉,启发了我的创作灵感。近年来,我编演了《买巴掌》《好人刘老帮》《喜事多多》《邻里之间》《春到农家》《家与妈》《轧狗风波》《战洪图》《说说咱村的新变化》《母女防疫情》等作品,受到了父老乡亲的喜爱。



孟影演出照

我深知,这些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表达了群众的思想和理想。我在台上唱,观众台下听,中间有会心的笑,也有动情的泪,台上台下形成了感情共鸣,立见演出效果。演出一结束,观众们就纷纷围着我说:“这个段子编得好,唱得更好;俺村里就有这样的人和事儿……”作品触动了观众,同时也感动了我:懂我们的是身边的父老乡亲,捧我们的也是父老乡亲,支持我们的还是父老乡亲!他们既是艺术的主演,也是艺术鉴赏家,是艺术质量的权威评委,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嘛!

几十年的演出经验,也让我深深地懂得,舞台就是生活与观众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桥建好了,行人自然就会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桥建不好,行人自然就会绕道而走,冷冷清清。

孟影参加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优秀作品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人民汇报”展演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不可避免的带上时代的烙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弘扬时代的精神,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当然,紧跟时代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随波逐流,更不能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胃口。我们团队在创作、打磨作品时,注重从宏观上立大意、树品牌,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贯穿始终。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就要存自尊、树自信、有担当,高擎“人民艺术为人民”的大旗,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向钱看”“娱乐至上”“小圈子主义”等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歪风邪气做彻底切割。

孟影参加“宣传十九大 文艺进基层”全省系列文化活动展演

艺海无涯勤可渡,文山有路惰难行。多接触广大群众,有助于沉淀思想的深度;多学习交流,有助于拓展视野的广度;多加强自身修养,有助于提升做人的宽度。基层文艺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才有可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有人曾问我“逢奖必拿”的秘诀是什么?其实除了一个“勤”字之外,我哪有啥秘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非是多辛勤一点,比别人多了一份努力,“笨鸟先飞早入林”罢了。

       校友名片

孟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四期校友,一级演员,淮河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及获奖情况:作品《一块碎玻璃》荣获“中国首届职工艺术节”表演金奖、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送鸡汤》获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十佳精品奖”;《买巴掌》《轧狗风波》分获第十五届、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

图文由校友提供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许文彬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段佳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