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周彬:获得牡丹奖是团队精诚合作的共同成果
发布时间:2022-10-27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日,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一期校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演员周彬,凭借桂林渔鼓《除五瘴》荣获牡丹奖“新人奖”,“喜迎二十大 桃李芬芳 百花为民”专栏与您分享她获奖背后的创作历程。

桂林渔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表演者运用桂林地方方言,由一人多角或多人共同进行说唱表演。桂林渔鼓以演员手持渔鼓演唱而得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性曲艺表演形式之一。

桂林渔鼓《除五瘴》取材于北宋龙图阁学士梅挚在昭州府(今桂林平乐)为官时所写的反腐檄文《五瘴说》。作品将梅挚亲身经历的大自然瘴气对人体的伤害,引发到官场上人为的五种毒瘴对社会的危害,生动形象地抨击了官场五瘴腐蚀江山社稷、侵害民族肌体、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百姓利益的腐败丑恶行径,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周彬演出现场

2018年,桂林市人才办以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将我引进,入职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同年,中心领导邀请了时任广西曲艺家协会主席的国家一级编剧邱有源老师、出生于桂林的著名作曲家唐力教授到桂林采风,挖掘本地素材。主创团队经过充分论证,最终选材北宋梅挚《五瘴说》展开创作,将节目排练成型。单位领导审核之后,觉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要求继续修改。经过多轮修改和多年的沉淀,最终版本于2021年底定稿,但终版剧本调整前,剧作者邱有源老师身患重病,没有精力继续修改剧本。本剧曲作家唐力教授,主动承担了《除五瘴》的再创作任务。他对剧本进行了大幅度修改,突破性的将瘴气引发到梅挚身上,让他亲身感受瘴气对人体的伤害,从而联想到官场上的瘴气对社会的危害。在音乐层面,他在分析吸收传统唱句的基础上,用作曲技法变化发展,派生出新的音乐素材,融入了现代音乐节奏,并首次融入了与渔鼓有千丝万缕的民间音乐,极大的丰富了桂林渔鼓的表现能力。在舞台表演上,中心领导张树萍主任要求演员做到“真”字,必须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在舞台上每个人心中都要有对方,所有人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是重要演员,要有心灵感应,也要互相多交流。中心副主任、本剧导演叶春桃对节目进行整体布局。在表演上,融入了戏曲人物化的表演,主演与几位助演同时跳进跳出,五位演员在演唱时演奏不同乐器,五位乐师每人也担任剧中表演和演唱的戏份。乐器上选择上,除桂林渔鼓特有的渔鼓、碟子、二胡、扬琴等乐器外,也新加入了福建特色打击乐器南音“四宝”。在旋律方面,进行了多个乐句的二度创作,以丰富多变的形式,伴以边走边演边说边唱的多元性表演方式集中呈现在舞台上,为传统的渔鼓注入了新鲜的艺术表演形式。

桂林渔鼓《除五瘴》演出剧照

我在叶导逐字逐句的悉心指导中,学习桂林方言、渔鼓演唱和表演方法。在学习初期,我因为渔鼓说唱音区跨度大而极不适应,方法严重打架,前后经历数次嗓子被生生唱哑,但为了不耽误排练进度,只能在极度嘶哑的疲劳状态中继续演唱,奇迹般的又逐渐把嗓子唱回来了,如此反复几次后,终于适应了这个音区跨度大,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法。但在表演方面我总是把握不好饰演“梅挚大人”这位戏曲人物中的“须生”状态,在向中心李忠副主任、演员部长唐华和同事郭君的多次请教后,逐渐找到了这个角色的人物感。

我非常感恩中心领导张树萍主任、中心领导班子、主创老师们对这个节目排演的大力支持,给了演职人员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非常感谢在排练过程中,剧组各位同事们对我方言和表演的修正,让我在如此团结友爱的环境下大量汲取营养,才能在桂林市的多次公开演出中,受到本地老百姓的高度赞扬,并在本届牡丹奖比赛中,一举获得牡丹新人奖的奖项,这是我们团队精诚合作的共同成果。

校友名片

周彬,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民族一期校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首都文艺家人才库成员。主要代表作品:桂林渔鼓《除五瘴》、广西文场《莲花雨》、瑶族铃鼓《歌堂夜》;曾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提名、“韩起祥杯”首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曲艺展演一等奖、“中国梦”全国优秀曲艺推选活动二等奖、广西“五个一工程奖”、广西“铜鼓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参与创作并出演的相声《我爱中国》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携手铸梦”扶持项目,并入选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省文联主办的第十七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展演。

来源:文字由校友提供,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周思邈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段佳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