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求索|万晓慧:一朵“梅花”的磨砺与绽放
发布时间:2023-02-15 字号: A A A

万晓慧,工青衣,宗张派。舞台上的万晓慧,相貌俊美,顾盼生辉,扮相端庄大方、嗓音明亮清澈。所谓“工青衣”,扮演的往往是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宗张派”,是指以张君秋为宗。张派对嗓音和唱功要求十分苛刻,其唱腔华丽精妙而又张力十足,犹如江上浮舟若隐若现。演员将充沛的感情寄寓在流转的唱腔中,以此述说故事始末、表达喜怒哀乐。

中青十六期校友 万晓慧

一、“别的都没想,就想把戏唱好”

万晓慧出生在戏曲世家,母亲是黄石汉剧团的汉剧演员。在家庭戏曲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万晓慧从小跟着母亲听了不少曲,也看了很多戏,并表现出戏曲表演的兴趣与天赋。11岁那年,母亲带着她去少年宫看青少年节目表演,这时恰好有一批刚从北京回来的小演员演出京剧。她在台下看着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招一式尽显奕奕风采。节目结束之后,母亲问她:“你想不想学?”

万晓慧由此正式打开了京剧学习的大门,小小年纪就独自背上行囊远赴北京学习京剧。由于她是插班生,所以不得不以更多的练功来追赶落下的进度条。谈及此,万晓慧却只是淡然一笑:“我是稀里糊涂地就去了北京。虽然是白纸一张,但可能当时还是个孩子,想法很单纯,不会去考虑太多的事情,就凭着对京剧的热爱,很执着地跟着大家一起学习、练功。”

正如她所说,这份单纯的热爱与执着,支撑着她一路走到现在,“别的都没想,就想把戏唱好”。万晓慧从北京戏曲学校毕业后,恰逢戏曲不景气的时期,一同毕业的同学选择留在舞台上唱戏的,寥寥无几。面对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万晓慧在母亲的支持下,最终决定带着对京剧始终不渝的热爱,继续唱下去。

二、“一边守住传统,一边不断创新”

留在剧院的万晓慧,跟随张派大弟子王婉华继续深造,而后她又拜如今的张派掌门人薛亚萍为师,在京剧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走上新的台阶。万晓慧秉持着兼容并包的思想,向多位名家请教学习,然后钻研精进、内化于心。她认为,演员不能局限自己,要把戏路子和眼界打开。

万晓慧除了继续演出京剧中的经典传统剧目之外,还参与了原创新编京剧演出,如历史剧《建安轶事》、现代反腐剧《在路上》等。在她看来,新编剧目正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守正创新之为。“京剧在现代社会要发展,传统的东西首先不能丢,但不探索新的东西也是不行的。京剧的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边守住传统,一边不断探索。”

这也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万晓慧接到新的剧本后,便钻进剧本中,力求与人物融为一体、感同身受。她总是认真听导演的分析与讲解,以导演的启发来促成自己对剧本整体和人物个体的再理解、再创作。

原创新编剧目诞生之后,观众的接受和反馈效果无疑是对剧目艺术水准的重要考验,“所有的新编戏都是在不断探索,如同大海淘沙,最后留下来的才能成为经典剧目。”

三、“演好每一出戏”

尽管年纪轻轻就斩获戏曲艺术领域内多项极具含金量的荣誉奖项,但万晓慧对此却连连说道:“压力更大了。”在她看来,学京剧、演京剧是一辈子的事情,从来不会有苦尽甘来一说,只会越学越觉得京剧艺术的深奥,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

这种勤恳对艺术、谦逊对荣誉的态度,似乎是京剧演员中一脉相承的闪光品质。京剧一行里极为讲究“师承”二字,“师承”的不仅是戏曲表演的艺术形式,还是由一代代京剧人恪守的为艺与为人准则。从艺以来,万晓慧始终牢记着恩师的教导——“先做好人,后唱好戏”。

“我们戏班子里有很多好的、正能量的规矩,它能传承几百年是有道理的。首先就要把老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精髓传承下去,然后还要传承这些老先生们对表演的严谨与尊重,为人的谦逊与低调。”

作为年轻一代的京剧演员,谈及自身之于京剧现代传承的责任与义务,万晓慧认识得透彻而纯粹。从选择以京剧为终身事业时,传承京剧就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自己的使命,而她要做的,便是从“演好每一出戏”开始,师承老先生们的艺术精神。

校友名片    

万晓慧,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六期校友,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全国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曾获十六届文华表演大奖,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表演奖,CCTV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金奖等。代表剧目:原创历史京剧《建安轶事》、原创当代京剧《在路上》、原创现代京剧《连心带》。常演传统剧目:《秦香莲》《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诗文会》《玉堂春》《三娘教子》等。

来 源: 湖北文艺公众号

编 辑 | 姜妍妍

编 发 | 段佳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