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求索|张洋:舞蹈诗剧《蜀道》创作感悟
发布时间:2025-01-21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2025年1月1日~4日,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制作人四期校友张洋参与创作编导的舞蹈诗剧《蜀道》在四川成都成功首演。该剧作为四川省歌舞剧院2024年全力打造的大戏,其中有制作人模式的摸索与实践,也有深入的师生合作、学员联动。


今天,张洋将为我们缓缓展开蜀道千年的画卷,分享攀援蜀道、创作该剧的故事。


蜀道之缘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广元剑门关的翠云廊考察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创作文艺精品的工作要求,四川省歌舞剧院启动创排舞蹈诗剧《蜀道》。


该剧由从古至今的一个个人物连接起一段段历史,进而串联出蜀道千年历史脉络,以艺术形式展现蜀道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弘扬务实、进取、坚韧、开拓的蜀道精神、川人精神和华夏民族精神,展现蜀道代表的文化交融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和文明互通互鉴之路。


进入蜀道

在我长期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每一次新作品的诞生都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而舞蹈诗剧《蜀道》的诞生更是让我倍感激动与自豪。这部作品不仅是我个人艺术探索之路的一次飞跃,还凝结着剧组人员的共同心血与智慧,更有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制作人四期师生同仁的联动合作与共同见证。我们单位邀请了研修院特聘导师佟睿睿导演任总编导、李东老师任制作顾问、任冬生老师任灯光设计,而我也作为创作编导团队的一员加入了《蜀道》剧组。满天星相聚,便化一团火,剧目筹备期间也得到了同期校友的不断关注与大力支持,《蜀道》首演时,不少校友前来现场支持。《蜀道》承载着我们对传统文化和华夏历史的深情致敬与创新传承的坚定信念,更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创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蜀道》海报


创作之旅

《蜀道》的创作过程,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我们深入挖掘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那条蜿蜒曲折、历史悠久的蜀道作为创作的灵魂线索。蜀道,不仅是地理上的通道,更是文化、历史与情感的纽带。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迁徙、交流与融合,也孕育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与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舞蹈诗剧,将这份厚重而又绚烂的文化遗产,以现代的艺术手法呈现给观众。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无论是编剧、视觉设计、音乐制作还是舞台设计,每位老师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与智慧。我们无数次地讨论、修改、再讨论,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让我深受感动。大家共同面对创作中的困难与挑战,最终携手将《蜀道》这部作品推向了舞台。


融合呈现

《蜀道》的呈现,是一次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探索、对舞台制作模式的生动实践。我们既保留了传统舞蹈的韵味与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创新元素、以及人物时间的行走;在音乐的选择上,结合了古典与现代配器的旋律,力求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听觉盛宴;而舞台设计更是匠心独运,将蜀道的险峻、壮美与神秘配合多媒体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演第四场结束与观众大合影


我深知这部作品对于推动四川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也真切地希望通过《蜀道》,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川的文化、感受四川的魅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舞台艺术的独特风采,从而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力。


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合作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艺术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创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校友名片:



张洋,中国文联第四期舞台艺术制作人高研班校友,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中心编导、导演,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库成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副高级职称。长期从事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在中宣部、文旅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旅厅等举办的重大活动中多次担任执行导演或总导演,多次随政府代表团出国进行文艺演出交流。









撰 稿|张   洋

图 片|张   洋

编 辑|张艺可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