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武城县文联:激活运河文化基因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近年来,武城县文联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用一台台精彩演出、一堂堂生动授课、一场场现场创作,全面激活运河文化基因,让千年运河文脉浸润百姓美好生活。
建好组织机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机制。武城县文联与镇街联合,以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以文化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持续擦亮“艺心向党”党建品牌。以专题宣讲、文艺宣讲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宣讲共计15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武城县文联组建成立武城县运河文化研究课题组暨运河文化宣讲团,汇聚历史学者、文化专家、民俗研究者等多方人才,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调查、民间采访等多种方式,系统梳理运河文化历史脉络,挖掘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着手开展对世家文化、武商文化、红色文化的系统性研究;集结本土文化人才,成立运河诵读社,通过宣讲、朗诵等多种方式,使运河文化浸润社会各界。
三是建立外引内联机制。聚焦运河文化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文艺创作和对外宣传。积极邀请山东省文联、德州市文联,以及省、市所属文艺家协会等多个单位来武开展文艺交流创作活动,举办“强基工程”山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讲堂暨德州长河文艺大讲堂活动;组织文学、书法、美术、曲艺、摄影等领域文艺家赴平原、禹城、齐河等地开展“两河牵手”主题文艺创作采风调研活动,推出采风作品150余件,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宣传运河沿线的生态、民俗文化等,持续提升武城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4年运河文化艺术节现场
△“强基工程”山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讲堂暨德州长河文艺大讲堂在武城开讲
搭好服务平台,润泽群众精神生活
一是共建文化阵地。联合武城团县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新华书店等单位,多方联动,倾力打造武城县“青年夜校”,组织县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专业老师授课40余次,不仅丰富武城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吸引更多人才留下建设武城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举办“贝州文艺讲堂”,累计培训文艺工作者1000余人次,实现全县文联系统人员全覆盖。
二是打造文化新名片。复刊本土文学刊物《贝州风》,编辑出版“大运河文化”专刊,特设“运水流觞”“运河运河”等专栏,进一步提炼大运河独特文化符号,传承千年运河文脉,讲好武城运河故事,为文艺家和文学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成为武城县文化新名片。
三是推动实施系列文化工程。以运河文化为根基,通过开展文学、曲艺、影视等创作,推出了一批宣传推动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的优秀作品。如:以运河文化宣讲团骨干成员王和平老人的故事为主线策划拍摄的微电影《老王的河》,在山东省百姓宣讲大赛中获评故事和曲艺类作品一等奖;山东快书《借彩礼》入选“山东省移风易俗小戏小剧视频展播”专题等。
△贝州文艺讲堂活动现场
办好惠民活动,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一是常态化开展系列惠民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群众文化艺术节”“艺传蓓蕾”等系列活动,举办运河文化艺术节、“两河牵手 大地欢歌”全民歌唱大赛,开设运河文化讲堂,组织艺术家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让大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2024年以来,累计参与的文艺志愿者500余人次,赠送书刊3000余册、书画作品近千幅,拍摄赠送照片400余幅,舞台演出100余场,受益群众近8万余人,推动大运河文化在武城生根开花,助力“两河牵手”工程宣传推进。
△运河文化进校园
二是融合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活动。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以活动促创作、推精品、创品牌。开展大运河德州段端午龙舟文化节,举办“欢喜过大年摄影作品展”、“讴歌新时代·礼赞新中国”武城县书法美术摄影展,创作舞台剧《不亦乐乎》《戚庄大劫》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武城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武城县书法家在“讴歌新时代·礼赞新中国”武城县书法美术摄影展现场创作
三是文艺创作助力运河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学作品《武城陈公堤与“两河”的前世今生》《“两河牵手”恰逢用“武”之地》被海报新闻报道,《德州的掌纹》在《鲁北文学》发表,美术作品《两河牵手处,丹青四女寺》在寻美山东新媒体刊登。武城县美术家协会4人国画作品入选“山东省运河文化美术作品展”,运河题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武城青年画家宫庆帧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年作家顾金栋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青年作家莫问天心入选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七批签约作家,文艺人才辈出。
下一步,武城县文联将坚定不移地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挖特色地域文化,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武城文艺家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以文艺之美为武城高质量发展赋能益彩,让大运河的波光水影持续照亮武城人民的幸福生活。
来 源|武城县文联
编 辑|邹 晗
编 发|周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