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渭南市文联: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12-05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陕西省渭南市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文艺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以文艺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既是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持续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涵养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纽带,渭南市文联充分发挥社会联系广泛、文艺人才汇聚、文艺资源集中、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下沉一线、服务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一、丰富文艺志愿活动,让文明实践“灵动起舞”、群众生活“有滋有味”

文艺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渭南市文联充分借力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组建文艺志愿小分队,以“文艺+宣讲”的形式,开展“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秦东故事”“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等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重点工作,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展览、展示、演出等活动,并为乡村文艺爱好者提供书法、绘画、戏曲、舞蹈、剪纸等方面培训。丰富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使文艺的种子播撒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使文明实践在秦东乡村大地上灵动起舞,激发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渭南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企业开展文艺演出


△渭南市文联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合阳县


△渭南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校园


△渭南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军营


二、打造文艺特色品牌,让文明实践“强劲有力”、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文艺精品是涵养文化自信的载体。渭南市文联将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与“文化聚心工程”相融合,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推出一批文艺精品。秦腔现代戏《根据地》荣获陕西省第十届艺术节“文华大奖”;《洋洋的暑假》入选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大荔冬枣从田间到舌尖的“甜蜜”之旅》《十年——乡村四时好风光》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年度优秀短视频”类别好短视频奖;罗小平书法作品入展“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陕西省唯一入展人员);面塑《非猫非虎》、皮影《皮影象辇》入选“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联合基层文明实践阵地,精心策划民俗文化节、乡村音乐节、农民书画大赛等独具特色的文艺品牌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文艺精品的创作,使文明实践阵地的潜力得到挖掘、重要性获得群众普遍认可,树立起乡村文明的崭新标杆。


△渭南市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颁奖典礼


三、扩大文艺赛事影响,让文明实践“声名远扬”、基层活力“蓬勃迸发”

文艺赛事是激发文艺创作热情、展现文艺成果的重要平台。渭南市文联紧扣喜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了渭南市第二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渭南市群众戏曲大赛、渭南市舞蹈大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和音乐会,开展了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评选。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踊跃参与。大赛涌现的优秀文艺人才,被吸纳到文明实践者队伍中。精彩纷呈的文艺赛事,丰富了生活、愉悦了群众,擦亮了渭南“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忱与活力。


△积极开展“渭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职工舞蹈大赛”


△举办“2024年渭南市‘歌唱祖国’大家唱群众合唱音乐会”


四、创新文艺活动形式,让文明实践“扎实有效”、幸福底色“浓郁醇厚”

创新文艺活动形式是提升文明实践成效的关键所在。渭南市文联聚焦群众关切的热点领域,凭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平台,积极向基层所、站推送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扩大文艺作品的知晓率和影响力。联合县(市区)文明实践中心,依据点位实际情况,通过在景点设立“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汉字与书法研究暨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在学校创建“美育工程示范学校”、在社区创建“文艺特色示范社区”、在村镇创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帮扶点”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积极组织市、县文艺家协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走进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结对子、种文化、传精神,推动“强基工程”见行见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文艺活动的创新,使文明实践愈发生动鲜活、富有成效,让群众在参与文艺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白水县为“汉字与书法研究暨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揭牌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接下来,渭南市文联将充分履行职能、发挥优势,持续助推文明实践在乡村“舞”得精彩、“强”得有力、“响”得嘹亮、“实”得扎实,让群众生活“热”络、乡村文明“树”立、基层活力“迸”发、幸福底色“浓”郁,以文艺之花铺就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使秦东乡村大地在文艺的润泽下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华彩。







来 源|渭南市文联

编 辑|赵天一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