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阿图什市文联:以“心”聚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12-24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阿图什市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今年以来,阿图什市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以“民族工作”为中心、“中华文化”为核心、“地方特色”为重心,使各族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全市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民族工作”为中心,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空间嵌入,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设互嵌式社区30个、互嵌式小区186个、互嵌式楼栋936个,规划打造“金色嘉园”等互嵌式小区6个;扎实推进各族青少年互嵌式发展,建设混班混宿学校40所(其中幼儿园20所、小学12所、中学8所),混合编班262个,进一步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创造了社会条件。思想嵌入,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研究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将其纳入党校课程,同时注重党员党性锻炼,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摩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让各族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截至目前,已举办37期培训班,培训3400余人次;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推动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配齐配强334名中小学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创建思政课名师培养工作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推选出51节思政“金课”,并选派36名师生与昆山市开展“昆山—阿图什市‘民族团结天使’手拉手夏令营”活动,22名护边员子女前往北京参加为期12天的“2024年昆阿民族团结天使手拉手”夏令营活动,全方位推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心灵深处。社会嵌入,积极整合媒体资源,以阿图什市一中、市一小和市第五幼儿园为记者联系站点,开设“小记者大视界”专栏,播出视频、信息25条,其中“两名小学生冲进雨中收国旗包入怀中”和“街头被路人问你是什么民族?骄傲回答‘中华民族’‘格局打开’的少年”视频在人民网、央视网、石榴云等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平台陆续报道,进一步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新时代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不断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长城”添砖加瓦。


△克州体育中心的林则徐雕塑


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全方位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融入,着力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示范点,在克州体育中心,采用雕塑的方式,立体展现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和演变,并融入阿图什天门和阿图什百年足球历史,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直抵人心;抓住克州成立70周年的契机,在克州体育中心摆放以“雕刻岁月光辉·展现时代风华”为主题的雕塑作品,作品中融入了张骞、班超,林则徐和左宗棠等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引导疆内外各族群众自发的驻足观看,通过实物实景实事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日用而不觉”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融入,以“我们的节日”为实践载体,深入推进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和以“龙腾盛世闹新春,万象更新耀暖城”为主题的社火表演等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在文化上兼容并蓄,习俗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亲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结合阿图什实际,创作《风雪护边人》《舞乐新疆》《草原故韵》《山歌》等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群众喜闻见乐的文艺作品35个,用小品、快板、舞台剧的方式诠释阿图什“三交”故事,进一步引导各族群众共创中华文化、共享中华文化、共传中华文化。发展融入,持续拓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设计制作《阿图什市旅游服务手册》,图文并茂的呈现阿图什“登天门、游小镇、观史诗、住民宿、探峡谷、享盐湖”特色文旅品牌,利用克州第十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克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等活动,在全市酒店、民宿、农家乐等47个点位投放8000余册,并邀请江苏交通广播电视台来阿图什宣传推介,邀请克州文旅推介官可兰白克·马坎前往援疆省市宣传阿图什特色文旅资源,加强与喀什各大旅游社的文化旅游合作,让阿图什资源“走出去”,把疆内外游客“请进来”,解锁文旅促“三交”新格局;以天门景区为核心,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签约2.18亿元,开发观光缆车索道、冬季滑雪场、游客休闲餐饮等业态,不断增强景区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疆内外各族群众跨区域交流互动,稳步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


△2024年阿图什群众春晚节目《风雪护边人》


△2024年阿图什市社火现场的玛纳斯勇士方队


以“地方特色”为重心,全方位铸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语言铸入,发放“克州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示标语”18500份,张贴在小区门口、商户门口和文化广场等地,引导各族群众学习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新学习方式,利用好各村活动中心、五疆小院、农牧民夜校等阵地,开展你画我猜、词语接龙、情景剧模拟等寓教于乐、以娱促学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新方式,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农业种植培训、普法教育等活动中引导各族群众由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从追求“字正腔圆”到呈现“博大精深”。思想铸入,进一步完善吐古买提乡戍边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阿图什戍边文化馆”,外观融入长城元素,室内以“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戍边理念展示吐尔苏克·居玛力一家三代护边员、阿山卡德尔·玉山护边48年、吐尔地·吾斯曼爬冰卧雪、赤心护边的感人画面,并抓住克州成立70周年契机,在“70年·70人”专栏中宣传护边员的感人事迹,让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磅礴能量。物产铸入,着眼于资源所长、市场所向、游客所好,进一步完善国家4A级景区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打造占地191.4m2的景区大门和多巴胺宿集区水景观、馕文化景观,将无花果、木纳格葡萄等阿图什独特的物产文化及以《玛纳斯》为主题的柯尔克孜文化融入其中,赋予景区更多文化内涵,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在阿孜汗村举办“5·19中国旅游日”阿图什市分会场活动,在克州体育中心开展以“无花果”为主题的无花果电音节,借助活动的影响力,向各族群众免费发放印有“中国无花果之乡”“中国木纳格葡萄之乡”标识的阿图什本地矿泉水,进一步培育家国情怀,凝聚爱国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阿图什的五疆小院内,人们体验与感悟中华文化


△阿图什市国家4A级景区阿孜汗无花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撰 稿|于楠西(阿图什市文联)

图 片|阿图什市融媒体中心

编 辑|周思邈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