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利通区文联:以“四个坚持”为抓手,让基层文化文艺“活”起来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文联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抓项目、优服务、促创作上持续加力,探索文艺传承模式、拓展文化阵地资源、优化文化惠民举措,切实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精神食粮”送到群众身边。古城镇秦桥村荣获全国“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社区”并入选第一批宁夏文联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坚持项目牵引,激发文艺创新活力
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刺绣等非遗文化项目带头作用,推荐巧儿刺绣、文之花剪纸、博娅古琴等企业成功申报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0万元,项目带头人采取“基地研学+技能培训+线上直播”多形式培育人才,现已吸纳民间文艺人才60余人,为文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探索文艺进校园新模式,推出“品非遗”“研非遗”“学非遗”美育特色课程,带动文联各文艺家协会会员在利通区七小、裕民小学等学校开展“年俗里的非遗”“书法进校园”等文艺课程50余堂,激活“文化磁场”,浸润学生心灵。依托现有旅游产业,促进民间文艺与旅游相结合,在牛家坊民俗文化旅游区、石佛寺传统村落等区域开展非遗文化展示和体验,借力于新媒体平台发布雕刻、刺绣、掐丝画等传承人系列报道10余篇,为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供窗口。
△文艺集市活动现场
△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
坚持阵地夯基,补齐文化服务短板
积极探索“文艺+文明实践”融合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吸引剪纸、刺绣、古琴、书法、美术等领域文艺创作者入驻,打造文化工作室15家,面向农村、社区开展各类文艺展示培训活动80余场次,现场赠送文艺作品200余份,推动文艺家与群众的“双向奔赴”。在白寺滩村建立“文学吴忠”(利通区)创意中心,邀请以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学东为首的文学名家常态化开展“结对子 种文化”活动15场次,打造“文学公开课”“名家讲坛”等品牌活动5项,从采风创作、宣传推广、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统筹协调,搭建文学交流平台。联动“好邻里文化艺术团”“嫣然旗袍协会”“秦之韵民乐团”等22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舞龙舞狮、读书沙龙、书法交流等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使阵地不断向外围延伸。
△文学公开课活动现场
坚持活动赋能,延伸文艺服务触角
聚焦擦亮“游在宁夏 吃在吴忠”招牌,将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艺作品融合到美食文化节、乡村旅游节、民俗文化展演等系列大型活动中,为文旅乡村添人气,不断满足群众文艺新需求。凝聚八大文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团体资源合力,在“桃花节”、夏季“村晚”“从利通出发”越野文化旅游节、啤酒音乐节等活动上助阵,展现利通风光、艺术风采,编排舞台演出作品20余部,为文旅融合注入活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一堂精彩的写作课”“文明利通 共沐书香”等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为群众赠送春联、福字、窗花3000余幅。走进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兰花芬芳”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成立20周年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展示创作符合潮流气质的“哪吒剪纸”、妙手生花的刺绣、书法、国画作品100余份,呈现着利通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坚持以文润心,繁荣精品文艺创作
紧抓重大主题文艺作品生产,精心创作编排《扬鞭奋进新时代》《江山》《黄河水从我家门前过》《民族团结开富花》《黄河金岸践新风》等原创歌舞、小品、舞蹈、摄影等文艺作品300余部。邀请区内外文学家以及自治区、吴忠市文联采风团开展采风创作活动3场,参观利通区乡村特色产业,感受美丽乡村变化,领略生态之美。艺术家挥毫泼墨,一幅幅主题鲜明、笔法高古的采风作品跃然纸上。创新文艺作品表现形式,民间文艺家协会制作推出龙凤呈祥、蕙质兰心等主题剪纸汉服作品入围2024年宁夏非遗巡讲(展演)活动,研发剪纸系列文创产品获得宁夏妇女手工创业大赛一等奖。围绕“利通风光”“巾帼筑梦”“黄河岸边的笑脸”等主题,创作书法、剪纸、摄影等文艺作品百余部,其中,《守艺人李夏音》《苦水河流润白寺滩》等50余部作品在区、市获奖、入展。
△《黄河金岸践新风》快板演出
△剪纸汉服作品展演
下一步,利通区文联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着力培育“文化+”特色模式,注重发挥文联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凝聚乡镇文艺家协会力量,用好用活文化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结对共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用心用情推动利通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来 源|利通区文联
编 辑|赵天一
编 发|周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