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浙江省湖州市文联:激活人才自变量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浙江省湖州市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文联紧紧抓住“文艺人才”这一“关键变量”,全面实施文艺人才“Y”计划,打好“引、育、用” 组合拳,推动“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逐步探索出以文艺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引”为先,打造优质要素集聚高地
(一)强化引航。争取将“文艺人才”引育纳入湖州市“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全市文艺界24人入选“南太湖本土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16人入选市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采用“思想政治+业务素养”“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创新举办“强基工程”专题培训班,将乡镇文联负责人纳入培训范围,健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率先在浙江省文联系统完成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五年轮训工程,推动文艺人才“充电蓄能”常态化。
△湖州市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研修班现场教学
(二)主动引智。创新实施文艺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争取国家级、省级文艺资源下沉湖州,中国文联党组基层联系点、全国首个“摄影名家基层文艺创作联系点” 和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资华筠舞蹈艺术馆等高能级平台落户湖州,“绿水青山行”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考察团、长三角电影编剧高级研修班、浙江省画院联盟采风创作等重量级活动走进湖州,30余名国家级文艺名家来湖启智育才。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全省首个艺术乡建特色村地市级标准《湖州市艺术乡建特色村创建标准(试行)》,主动引进166位国家级知名艺术家入驻乡村,推动艺术家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李舸工作室(湖州站)揭牌
(三)突出引项。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乡村振兴影像创作项目“镜头聚焦乡村振兴、影像赋能共同富裕”驻点创作,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校地合作”项目“一元茶馆”青春版快闪店成功落地、“Art Walk艺行湖州”地图全国首发。在全省率先出台《湖州市文艺名家工作室(坊)评选办法(试行)》,评选首批“湖州市文艺名家工作室(坊) ”12家。如全省首批“艺术乡建”带头人戴勋返乡创办安吉大麓书院,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消费超9千万元,开启当地以音乐带动产业的新路子。
△“Art Walk 艺行湖州”地图
以“育”为本,打造精品创作孵化高地
(一)锻造生力军。健全文艺创作全周期服务机制、全国重大展赛迎战备战机制、优秀文艺作品扶持奖励机制,激发各艺术门类勇攀高峰。2024年全国重大文艺展赛捷报频传:1人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7件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15件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进京作品3件;26件作品入选浙江省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其中“浙江美术奖” 金奖1件、铜奖1件、优秀奖5件;1人获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四届浙江摄影金像奖。
(二)筑实蓄水池。发挥赵孟頫美术学院、湖州书画院等阵地优势,做强西塞山文学工作坊、浙江省“南太湖”影像工作坊等孵化载体,成立湖州书画院青年研创中心,连续7年实施《南太湖文艺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全市已累计培育本土“新峰计划”人才115人,入选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培育对象4人、省“新峰”“新荷”“新雨”“新松”人才50人,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9人。
△第六期浙江省“南太湖”影像工作坊开班
(三)育好新苗子。创新开设“文艺名家大讲堂”邀请李舸、梁晓声、张抗抗等名家来湖授课,让本土文艺人才享受更多优质文艺资源。依托湖州市青年艺术展、 “沈尹默奖”青少年书法篆刻展、少儿戏曲小金桂荟萃、曲艺播种计划、长兴少年作家等人才培育品牌,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切实加大对青年文艺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促进湖州文艺薪火相传、新人辈出。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张抗抗做客“最‘艺’是湖州”文艺名家大讲堂
以“用”为要,打造东亚文化交流高地
(一)搭建实战平台。坚持“人才+项目”,推动各艺术门类中青年文艺骨干承担重点项目、冲击重要奖项、参与重要展演,以项目实战推动人才成长,全市文艺界入选省、市、县“文化特派员”30人。全域推行“文艺村长”模式,派驻136名“文艺村长”投身“艺术乡建” 行动,近百名文艺志愿者就近就便与全市68个乡镇街道特色文艺团队结对子,推动培育乡村特色文艺团队百余支、湖州市艺术乡建特色村79个,7个村入选省级艺术乡建特色村、11个村入选省“百村争鸣”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实现乡村文艺人才从“外援式”向“内生式” 转变。
△文艺村长、漫画家老邓带孩子开展研学活动
(二)优化文艺生态。圆满完成10个市直属文艺家协会换届(成立)工作,实现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体系化。全年扶持文艺精品创作揭榜挂帅项目21个、奖励优秀文艺项目25个,多次邀请业内书画名家来湖指导创作、辅导点评, 实现“人才培养+精品创作”一体推进。定期举办“走看赛”学习交流活动,营造实干争先、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基层文联干事创业的活力。
(三)强化交流展示。创设全国文联系统首个“文艺事业发展共同体”,集聚机关单位、企业、高校等41家成员单位力量,实现文艺家队伍的多方联动和优势互补。高质量举办“艺江南——第四届长三角摄影艺术周” 和“海上双璧”吴昌硕、王一亭书画艺术展等破圈活动,多渠道宣传推介“湖产”优秀文艺作品和优秀文艺人才。进一步推动湖州艺术家、文艺作品走出去,市书法家协会与日本北九州市书道协会结为友好协会,《瞬时》摄影展在韩国首尔开展,市音乐家协会与韩国春川签订音乐交流合作协议,相关工作得到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艺术报等头部媒体的报道,共百余篇。
△“海上双璧”吴昌硕、王一亭书画艺术展在上海开幕
来 源|湖州市文联
编 辑|赵天一
编 发|李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