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惠民|武汉市文联:开展“弘扬大别山精神 汲取奋进伟力”主题采风交流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大别山精神,8月4日~8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文联、武汉市戏剧家协会组织部分骨干会员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和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采风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
8月4日,采风团首站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独山革命旧址群。在这里,革命先烈满怀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极端困难环境中高举革命旗帜,为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走进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大家深受震撼,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与智慧。在艰苦的建设条件下,大别山人民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开辟出生命之渠。淠史杭工程不仅彰显了大别山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更体现了胸怀全局、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
△活动现场
金寨县红军广场庄严肃穆,安葬着众多革命先烈。站在纪念碑前,大家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身影,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用生命谱写出英雄赞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则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刘邓大军勇当前锋,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在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采风团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这里,为大湾村发展指明方向。如今的大湾村焕然一新,整齐的民居、宽敞的道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大湾村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缩影,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湖北省红安县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和资料,生动再现了黄麻起义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在这里,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了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董必武故居纪念馆则让大家领略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伟大人格。董必武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毕生精力,他清正廉洁、心系群众的品质,为大家树立了光辉榜样。
△活动现场
△座谈交流现场
采风团在六安市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与六安市戏剧界开展了座谈交流。鄂皖两地戏剧界同仁在协会工作、非遗保护、人才培养、演出展演、剧目创作等方面广泛交流,尤其在利用网络平台推广传统戏曲方面深入探讨。大家认为,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要守正创新,才能让古老戏曲在数字时代“活”起来、“火”起来。此次座谈为安徽黄梅戏、庐剧与湖北汉剧、楚剧的深度交流建立了新渠道。
△活动现场
采风期间,采风团还与六安市本地艺术家共同走进金安区清水河街道刘园社区海心沙广场,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场戏曲盛宴。武汉汉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毕巍然演唱汉剧经典唱段《贵妃醉酒》,武汉楚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邓雅倩带来楚剧长袖表演,武汉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童文春登台献唱楚剧《访友》“梁山伯观景”唱段,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话剧中心演员周丹表演话剧片段《我》。随后,采风团观摩了六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金安区黄梅戏演艺公司带来的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与董永的浪漫传说,经六安戏剧人细腻诠释,既保留了黄梅戏婉转清丽的韵味,又融入大别山地区特有的质朴风情,让大家感受到安徽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
采风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采风交流活动收获满满,将把采风期间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融入话剧《董必武》等红色主题戏剧作品创作中,弘扬大别山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 源|武汉市文联
编 辑|李凌蔚
编 发|周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