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津南区文联:联结“艺力”创造文艺生产力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天津市津南区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天津市津南区文联在发掘区域特色品牌工作过程中,创立“津彩艺家”特色品牌,通过将“津彩艺家”与艺术家实践基地有机结合,使“强基工程”落实到镇村,充分发挥了文艺纽带作用,探索出一条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具有津南特色的文艺发展之路。
搭建艺术交流平台
津南区文联积极组织建立艺术家实践基地,在津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馆、各街镇文化中心、月桥文化仓、沽上艺栈、观照轩等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旅消费场景中建立了11个艺术家实践基地,实现了中国文联、天津市文联、津南区文联、文联艺术家实践基地的“四级联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创作、交流和展示的场所,促进文艺创作与基层文化的紧密结合,推动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孵化平台。
△村书记直播推介津南特色产品小站稻
“津彩艺家”专家库成员、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宋茂斌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优势、专业优势,通过文艺志愿服务为津南区北闸口镇的农文旅产业发展带去“文艺”生产力。在他的指导下,津南区北闸口镇正营村创作出自己的村歌——《最新最美是正营》,作为小站稻原产地的正营村,通过村歌进一步提升了“盈跃”小站稻的品牌知名度,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文艺生产力”。
津南区文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将文艺的“繁花”送进基层群众当中,举办以“津彩南望 巳巳迎春”“乡韵新篇 圆梦村晚”为主题的迎新春活动,“津彩南望”一句话征集、“津彩艺家·月光”主题舞会、作协进校园暨小作家训练营等沙龙活动,累计开展文艺活动超50场次。积极引导各区级协会挖掘团队特色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通过“津彩艺家”带动区域项目提质增效,推动文艺团队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提升津南区文化艺术水平。
汇聚文艺人才资源
津南区文联通过组建专家库,汇聚文艺人才资源。目前,“津彩艺家”平台已成功邀请30位国家级和省级艺术家加入,其中包括刘景智、曲比阿乌、李雪等国家级艺术名家,以及天津市各文艺家协会的骨干成员,专家库涵盖历史文化、摄影、音乐、曲艺、书画、舞蹈、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这些艺术家作为文艺志愿者,将优质文艺资源输送至街道乡镇,为津南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持与保障。
△“津彩艺家”专家成员曲比阿乌参加村晚节目演出
津南区文联注重培养和扶持本土文艺人才,助力本土文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过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和培训,为本土文艺人才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津南区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举办“我们的新时代”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完成《画津南》《筑梦津南》《津南是我家》三首原创歌曲拍摄、宣传、推广活动,其中,《筑梦津南》获得2024年天津市原创网络公益歌曲大赛最佳音乐视频奖。通过原创文艺作品的创作、推广,充分激发本土文艺人才挖掘津派文化、津南元素,强化区域文化的IP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京津冀三地音乐家协会会员和“津彩艺家”专家成员共同演出
津南区文联通过建立健全文艺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文艺人才给予表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加强文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2024年,2位艺术家由津南区文联推送,入围天津市“文艺新星”和“德艺双馨”奖项的评选。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深入挖掘津南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引导实践基地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津南区文联计划发挥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资源优势,指导小站镇减河南社区把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进一步开发出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的剪纸工艺品;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创作相关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迎新年暨“津彩艺家”启动仪式
津南区文联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农文商体旅”多产业融合,不断拓展“津彩艺家”的实践场景。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助力北闸口镇文旅品牌活动“稻香节”,将“津彩艺家”的文艺之力赋能活动创意、形式,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与天开津南园的数字科技型企业开展合作,将津南特色文化进行数字化包装、宣介,力争培育出文化新质生产力,为地区经济发展赋能。
接下来,津南区文联将充分运用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地建设等支持政策和优质资源,不断完善“津彩艺家”发展机制,多元驱动,推动文艺生产力赋能地区发展所需,为津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来 源|津南区文联
编 辑|邹 晗
编 发|周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