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宁波市文联:全域统筹 系统推进深耕“以艺弘德”工程 厚筑行风道德根基
发布时间:2025-10-27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浙江省宁波市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浙江省宁波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把握“崇德尚艺”核心要义,以“全域统筹、系统推进”为路径,全面深化“以艺弘德”工程。


强化宣传引领,夯实思想道德根基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矩阵,夯实文艺界思想道德根基。今年7月,宁波市文联在海曙区启动市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暨“以艺弘德”巡回宣讲首场活动,通过“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全域轮训”三位一体模式,优化行业生态。


△宁波市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暨“以艺弘德”巡回宣讲首场活动在海曙区启动


随后,“以艺弘德”第二站走进鄞州区,与10月开展的浙江省文联“崇德尚艺”全省巡回宣讲活动形成联动。同时宁波市文艺界围绕宣讲精神开展专题大讨论,市级各文艺家协会代表结合实践,探讨“德艺双馨”的时代内涵。为期五年的“以艺弘德”巡回宣讲已全面展开,行风道德建设系统性工程同步深化。


△浙江省文联“崇德尚艺”全省巡回宣讲活动在宁波启动


△宁波市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暨“以艺弘德”巡回宣讲走进鄞州


强化制度引领,稳固行风建设堤坝

一是党建领航,健全组织体系。2020年出台《关于加强文艺家协会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成立文艺家协会党委,实现市、区县(市)两级文艺家协会党组织全覆盖。2025年7月成立三个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并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深化文艺界行风建设,推进党建与行风建设深度融合。


二是制度固本,构建规范机制。2022年成立市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2024年推动13个协会全部成立行风建设工作委员会,明确会员职责与行为边界。


三是“两新”破题,凝聚新兴力量。面对全市数量庞大的新文艺群体,指导成立全国副省级城市首家“文艺两新”联盟,并积极筹备宁波市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进一步规范“两新”群体行风道德建设。同时强化政策扶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实施培训扶持“文艺两新”的“春晖计划”,并将优秀“文艺两新”人才纳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


强化监管保障,净化文艺行业生态

一是筑牢法治屏障。自2019年设立文艺维权中心,构建“普法—维权—监督”闭环。在“宁波文艺”公众号开设“甬艺维权”专栏,提升文艺工作者法律意识。组织创作法治、廉洁等主题文艺作品,并通过志愿服务和“五进”活动展演扩大影响力。


二是凝聚监督合力。建立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双轨机制。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吸纳各界代表45人,实现多部门联动监督。对违法失德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畅通渠道、监测舆情,通过限制评奖、取消扶持、行业通报等方式提高违法成本。


三是数字赋能治理。建立文艺家协会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记录会员信息,为行风评价与问题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交流,促进健康发展。


强化长效建设,厚植德艺融合沃土

一是打造“以艺弘德”宣讲品牌。以巡回宣讲为支点,全面推进五年计划。组建“文艺家宣讲团”,计划五年内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巡讲,重点面向“文艺两新”与党外文艺工作者。创新“讲、演、展、论”多元宣讲形式,延伸线上影响力。将新会员培训纳入文联今后五年工作重点,开展“入会第一课”,强化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


△宁波市杂协主席董亮结合魔术表演宣讲《拥抱这个时代背后的神奇力量》


△宁波市音协副主席王蕾秉持“党建+艺术”的理念,用音乐阐述《百年歌声中的党史》


二是构建文艺惠民服务矩阵。深化“春晖计划”,引导社会艺术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拓展“春风计划”,推动廉洁文化主题创作;推进“春蕾”“春竹”计划,引导青年文艺人才反哺社会,以“文艺村长”、文化特派员等方式服务基层。


三是深耕本土公益品牌。持续打造“文艺润村”“艺术乡建”等公益品牌,形成具有宁波辨识度的行风建设载体,引导文艺工作者在服务民生中锤炼担当,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下一步,宁波市文联将持续发力,紧扣“做人的工作”核心职责,充分发挥两个优势,将“以艺弘德”工程深植于政治引领的土壤、制度创新的根系、法治监管的枝干与品牌涵养的叶脉中,为文化强国建设不断贡献更大力量。




来 源|宁波市文联

编 辑|赵天一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