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惠民|笔墨传温情 歌舞暖重阳——农安县文联开展“情暖重阳·孝传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6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秋阳洒落,和煦轻抚。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宝塔街道宝塔社区的主题活动现场明亮而温馨。10月29日,农安县文联与农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农安县委宣传部、农安县宝塔街道宝塔社区携手县书法、美术、摄影、音乐四个文艺家协会,以文艺志愿的形式,为社区老人送上了一份充满情感关怀与文化温度的节日礼物。


翰墨传孝意,字里行间都是情。书法案桌前,墨香袅袅。农安县书协志愿者王晓利、杜磊、李岩凝神提笔,挥毫泼墨,笔锋流转间,汉字不再只是文字,而成了一份份浸润敬老情意的重阳之礼。王晓利写下的“松龄鹤寿”,笔力浑厚,犹如老松盘根,意蕴悠远;杜磊挥毫“福寿绵长”,笔画舒展宛若行云流水,还特意在字旁添一朵秋菊——秋菊绽放,既应时令,更赞气节;李岩书写“家和万事兴”,字体端庄俊秀,“家和”二字紧扣“孝传万家”主题,蕴含着“家庭和睦则福气自来”的朴素祝愿。志愿者们还陆续写下“福寿绵长”“福寿安康”“老有所乐”等一幅幅作品。老人们接过作品,笑意都写在脸上。


丹青绘岁月,画里画外都是爱。在美术桌上,每一幅画都是志愿者与社区老人的心灵对话。志愿者刘秀华听65岁的李波奶奶说“我从小喜欢菊花”,便勾勒出金黄可人的秋菊。姜芳菲得知朱桂峰爷爷喜爱竹子,便将竹与菊同画一纸——竹之挺拔比喻君子风骨,菊之傲霜呼应重阳习俗,二者相互映衬。刘秀华又精心画出牡丹、兰花与菊花,表达了希望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富足的美好心愿。李永辉专注绘制画作《寒梅》,淡墨画枝、浓墨点蕊,梅花傲骨,恰如长辈历经风雨仍坚韧乐观的生命姿态。当65岁的刘桂荣奶奶看到为她绘制的牡丹时,激动不已:“我就喜欢牡丹!”现场色彩与笑容交织,成为一抹动人的风景。




△活动现场


歌声传温情,老歌新唱暖人心。在书画活动室对面的演出现场,歌声、舞蹈成为最直接、感性的情感表达。当《夕阳红》旋律响起,社区舞蹈队手执扇子翩然起舞,旋律与舞姿交融,既是对老年时光的赞美,也寄托着愿长辈安康顺遂、静享喜乐的祝愿。台下老人轻声跟唱,陶然自得。音协志愿者用一首首经典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靳明辉一曲《祖国万岁》,激情昂扬,情感饱满,她以嘹亮优美的美声演唱,引来台下观众啧啧赞叹和热烈掌声;赵艳侠接连献上《咱爸咱妈》《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婉转动人,前者温情诉说绵绵亲情,后者热忱歌颂殷殷家国情怀;曹狄演唱《呼伦贝尔大草原》,歌声嘹亮豪放,仿佛将辽阔草原带到大家眼前;在《祖国你好》舞蹈结束后,于会利唱响《走进新时代》,节奏明快、情感丰沛,点燃全场热情。现场,歌声与掌声交织,这些贴近生活的旋律,将“敬老、爱老、孝老”的心意唱进老人心田,让重阳的温暖随歌声流淌,也使传统美德在美妙旋律中代代绵延。



△活动现场


摄协志愿者李胜喜、时洪田、董海风手持相机,忙碌于书画区域与歌舞场地,记录一个个温暖而精彩的瞬间。他们时而为老人整理衣领、摆好姿势;时而悉心引导,将书法与绘画作品作为“道具”融入影像构图。老人对照片非常满意,现场不时传出欢乐的笑声与由衷的赞叹声。


△活动现场


活动散场,有几位老人手捧字画,口中仍哼着志愿者演唱的歌曲。“今年重阳节可太热闹了!又是赏字画,又是看歌舞,我们还拍了很多照片打卡留念,我太高兴了!”朱桂峰的一席话,道出所有老人的心声。对文艺志愿者而言,这场由农安县文联联合多部门开展的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活动,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实际举措、大力推进“强基工程”实施的一次具体行动,更是对“文艺永远贴近群众、惠及群众”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当笔墨丹青化作温暖,当歌声舞蹈传递真情,文艺便释放出强大动能,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这秋阳与欢笑中,变得愈加深厚、绵长。




来 源|农安县文联

编 辑|赵天一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