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酒泉市文联:“三项举措”深耕乡村振兴“文艺繁花”
发布时间:2025-11-17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近年来,各市县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增活力、促精品、出人才、树品牌上下功夫,在品牌建设、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文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甘肃省酒泉市文联的工作经验介绍,供大家交流学习。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文联积极凝聚全市文艺工作者力量,坚持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将优质文艺资源输送至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构建起文艺资源下沉乡村一线的常态化格局,以生动的文艺实践,交出了一份“作品从乡土间来,服务到干群中去,成效在民风上见,成果于发展中显”的精彩答卷。


一是强化文艺惠民,服务触角深度延伸。酒泉市文联依托“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志愿同心·服务同行”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等重大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具有普惠性和广泛性的公益文化活动,累计开展“每周一剧·传承戏剧经典”惠民演出、“肃园之夏·百姓大舞台”、“书香酒泉”图书赠送、“我为榜样拍张照”“我为百姓拍张照”公益摄影、“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座谈会、“文化串门”村村巡演、送“福”字、送春联等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次,共计书写福字、春联12万余幅,捐赠图书杂志、书画作品2400余本(幅)。


△文艺志愿者走进黄泥堡裕固族乡开展惠民演出


二是聚力打造精品,艺术活力充分彰显。酒泉市文联坚持深耕本土,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工作目标转化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作品,注重强化节点联动,推动“三下乡”与重大主题活动同频共振,实现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与有效覆盖。酒泉市文联策划开展“美丽乡村·杏花诗会”、“最美乡村”微视频作品展播、振兴酒泉种业·服务国家战略全国“金种子”美术小品展、农民作家改稿会、“情系美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书法家进乡村、记录乡村振兴公益摄影创作等品牌创作活动20余场次;依靠社会力量,建成甘肃省首家“农民作家小院”;高质量创作话剧《家和万事兴》、小品《天价彩礼》等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文艺精品,形成“取材于民、呈现于民、教化于民、赋能于乡”的良性文艺工作闭环。


△乡村文艺人才舞蹈培训活动现场


△第三届“美丽乡村·杏花诗会”


三是注重人才培育,基层基础有效夯实。酒泉市文联以指导群众文艺志愿者队伍建设、帮扶特色文化活动创建为抓手,选派文艺骨干深入基层开展业务培训,充分调动农村文艺爱好者、文化能人和文化带头人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举办“阳关大讲堂”公益系列讲座,邀请著名作家刘亮程开展《一个人的村庄》分享暨读者见面会和新长篇小说《长命》创作分享会;深入黄泥堡裕固族乡开展大众版敦煌舞蹈教学,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以“美育心灵·舞动酒泉”为主题,编排录制“工间操”“课间舞”,在玉门市独山子乡、瓜州县广至乡等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开展乡村美育教师培训,指导编排学生课间舞蹈;策划举办乐润人生公益讲座12场次、“美育课堂志愿有我”国画公益讲座3期、名家书法公益讲座4期、“作品解读·技术交流”摄影讲座12次,乡村文化演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构建起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良性发展链条。


△《飞天》·名刊名家(酒泉)改稿会


△刘亮程新书分享会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塑魂工程”。酒泉市文联将聚焦“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惠民”目标任务,常态化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强基工程”文艺服务进基层、肃园之夏·百姓大舞台、乐润人生公益讲座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耕农民作家改稿会、“美丽乡村·杏花诗会”等品牌文艺活动,探索启动非遗传承人“薪火计划”“乡村中青年作家发现培养计划”等文化人才培育活动,结合群众需求,精准配送高质量的讲座、展览、演出和培训等惠民活动,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品牌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开展诗会、音乐会、丰收艺术展、品牌艺术节等活动,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文艺生活。




来 源|酒泉市文联

编 辑|邹   晗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