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新文艺群体一期张云龙:继承文化传统 创作融入新的时代元素
发布时间:2017-12-22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张云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今,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我们需要克服对传统文化的浮躁功利态度,以对民族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态度去继承文化传统。作为一位美术创作者,更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出反映时代灵魂的优秀画作。

我曾经创作过一系列与船有关的美术创作。2009年,我在读书期间从海南采风归来,途中经过广东阳江,无意间瞥见了南中国海茫茫碧波间点点的渔船。这正是傍晚归航的时分,西天霞光万道,粼粼波光中满载的渔船逆着光向岸边驶来,远处隐隐传来的热闹和喧嚣,有着鲜活浓郁的生活气息。瞬间,我就对这一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好感。及至夜色渐沉,一切都隐没于沉寂,我才收回自己的视线。旅程匆匆,我没有在阳江多做停留,然而那惊鸿一瞥间的影像却久久驻留于心底。2012年毕业创作前夕,我踏上了去阳江的行程。于自己而言,这不是一个难做的决定,自从第一次瞥见阳江海面上的点点渔船,我似乎就与这个城市就有了某种缘分和约定。

远航之泊一 90x90cm

远航之泊二 90x90cm

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古朴的小城,大力发展的旅游业让小城无数高楼拔地而起,海景房鳞次栉比;而古旧的巷子和热闹的码头又诉说了一个渔村悠久的往事。无论世事如何喧嚣,城市的发展节奏有多快,这里的渔民似乎都是淡定的,他们坚守着祖祖辈辈出海捕鱼的谋生方式,一任骄阳晒得他们肤色黝黑,咸湿的海风吹得他们脸上结一层霜,他们永远满面红霞、笑容质朴。我跟随渔民一同出海,清晨沐着海雾,深夜仰望星空。短短几天的相处,我就被他们的乐观与善良深深地感染。

船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也是他们谋生的依靠,还是他们祖祖辈辈世代的传承,对船他们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临海而居,乐天知命。飙升的房价、城市的快节奏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和现代在他们的生活中似乎是平行线的两极。而这些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也影响到了我对美术创作的新的认识,近十几年来,从古朴的木船捕鱼到机械化的代替,从无人知晓的渔村到比肩接踵的旅游胜地,让我在创作中也创新性地带入了新的元素。    

文 / 张云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