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新文艺群体一期闫玉静:保持中国文化主体性 坚持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2017-12-2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闫玉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于我而言,这趟北京学习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考量。除了外籍老师外,所有授课导师都没有抛开中国文化去谈自己的艺术创作。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就他们人生高度的源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栉风沐雨仍然岿然屹立的源动力。今天的命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认为韩美林老师的事例可以很集中的阐述这个主题。

在本次培训中,参观韩美林艺术馆时那种惊为天人的心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究竟有多大的天赋和热情,才能创作出如此蔚为大观的艺术王国?这简直就是个迷。返程的路上,我迫不及待从网上下载了一本电子书,是冯骥才给韩美林做的口述史《炼狱·天堂》。集中几天的碎片时间看完,对韩美林的美学体系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冯骥才把韩美林的艺术总结为三种元素:远古、民间、现代。韩美林从宁夏贺兰山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上获取了他对线条和形象的灵感,自创了“天书”;前半生受尽磨难的生命经历,让他对人格外敏感,而代表着非理性的、自发的、最直接表现人民精神生活的民间艺术,成就了他独特的色彩语汇;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求学经历,奠定了他现代化的创作意识,三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从这个案例出发,我想说明的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绕不开两个课题。

一是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然后再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而不是盲目的跟风走。跟风走不叫创新,只能叫割断,割断了民族血脉,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所适从的身份撕裂。“以史为鉴”、“以天为则”,反观我们怎样从传统发展到现代社会,让传统能够跟当今世界交流对话,是推动我们创新的立身之本。

二是正确阐释和弘扬“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纵观中国近几百年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日益紧张和恶化,重要原因就是人本精神的缺失。人既不是神的奴隶,也不是物的奴隶。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文化的前进,要忠于人本身,同时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顺应自然。只有让“以人为本”的风气蔚然成风,这个社会才会有真诚。以人为本,真诚表现人类共通的命运,才是我们的文化被世界广泛接纳的根基。

文 / 闫玉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