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新文艺群体一期颜彬:数字时代下浅谈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再生
发布时间:2017-12-2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中国文联首届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新文艺群体一期”)在北京举办。在培训结束之际,新文艺群体班全体学员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每人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们会陆续将这些心得体会择优与读者进行分享。此处分享新文艺群体一期学员颜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结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核心支柱。然而,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推进,各类新型的艺术门类、媒介方式层出不穷,时代的大变革改变了对传统文化的期待和需求——传统文化越发成为次流行的、非常规的文化品类,被束之高阁、被推到边缘。早前的手传身教变成了后来的应试备考,直到现在“国学培训”变成了中小学生的“特长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播难度可见一斑。近些年,在时代的洪流下,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从网络移民变成网络原住民,对数字技术的接受度极高。因此,寻找数字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可能性成为重新激活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数字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再生”虽然也初露头角,却并未凸显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和方式。

 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及网络平台不断进步等综合的外力作用下,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热情被无限激发,大量优秀草根作品、具有典型时代意义的数字艺术作品在网络上不断传播。但这种传播中,不再是传统报纸你传我播、你讲我听的传播方式,而是变成了一种传者同时也是受众的状态,传播的主客体开始偏向无界。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以往沉默的用户能够主动的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数字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时空联动,也是多向联动。受众和创作者分处于不同的时空中,但这种传播和互动确实多向互动的,传者、受者在各式各样的模式中进行互动,互动本身具有了传播的功能,这成为数字技术新型的传播特征。

那么,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在数字时代下进行传播呢?首先,传统文化更多层面上来说,是隶属于封建文化时期“单项创作”的文化作品,作者并不考虑二次传播,更多的是“一家之言式”的作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者和受众无法沟通,作品的内容也相对私人、闭塞,并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性,这是传统文化时代传播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当下的数字时代中,我们应该尽力改变和调整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将更多的传统文化放置在当代艺术传播的“筐子里”“炮台上”,自然可以让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中传播、再生。

其次,要改变传统文化的艺术体态。传统文化作品基本上停留在书面、绘画等二维的艺术体态中,而对当下广泛接受新型媒介的民众来说,这样的艺术体态自然是没有办法进行常规传播的。因而应该尽力在数字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调整传统文化的艺术体态。利用多维、影像等新型传播媒介,为数字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奠定基础。

此外,要提升传统文化的大众媒介属性。目前,热点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多维度传播中日渐成为主流,而成为热点、加入热点也是当下媒介传播的基本需求。所以,一定程度上的制作热点事件,增加传统文化的媒介属性,也成为传统文化再生的重要基础。

最后,要加入具有影响力的传播主体。近年来,有关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日渐成为当下的热门,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受众并不排斥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播知识缺乏强有力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模式。因此,加入明星、并利用当下流行的传播模式,可以让传统文化借着数字媒体再生。

总之,数字媒体可以是传统文化的阻断器,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再生体。只要找到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介中行之有效的传播模式和内容调整策略,传统文化是足以在新生的时代中进行传播的。

文 / 颜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