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三期仝斌:以跨界研修助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11-21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经过21天的学习培训,中国文联第三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43名学员日前顺利结业。十三场名家讲座,经典解析、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现场教学使学员收获满满。特此,我们每天刊发一篇学员研修心得,从不同角度谈研修培训期间的体会认识,以飨读者。

以跨界研修助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副院长 仝斌)

仝斌

21天的学习结束后,回到家乡,翻起学习笔记,曾没有注意到的研修院院训映入眼帘“博文求是 弘德修艺”。我想,它是提醒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有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通过艺术锤炼自己的修为道德,而修为道德是无止境的。因此,21天的所学所获,所知所悟,需要总结一番:一是温故知新,二是融会贯通。

跨界是这个时代的创新源泉,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若能找到一个好的跨界切入点,便可以拓展出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亮点。43位来自书画、民间文艺、影视、文学、音乐、戏剧等不同领域的拔尖人才汇聚一堂,从学习到实践再到探索与创新,充分体会到了“研”与“修”的培训宗旨。

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它们,无异于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创作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在讲座中谈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去芜取精、转化创新,复古而不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对于从事戏剧导演的我来讲,“跨界”可理解为戏剧+书画、戏剧+电影+曲艺+舞蹈等等,戏剧本身艺术手段多样,融合了美术、音乐、舞蹈等多门类艺术形式,而跨界+不单单只是融合,更可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与弘扬。

跨界一定不是盲目的把几个不相干的东西拼凑在一起,我们需要的是跨界思维、跨界融合,而不是单一角度的思考。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巨大的价值可挖掘,可以在话剧舞台上融合更多的跨界艺术形式、艺术手法,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对我未来的戏剧导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唤起了我强烈的创作热情与愿望。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宋保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