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研修心得|沈嫣然:千年瓷都,“艺”味深长
发布时间:2025-01-14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2024年12月22日~26日,由安徽省文联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联合主办、景德镇市文联协办的“2024年度安徽省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两新’人才培训班”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围绕培训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撰写了培训感悟。今天与大家分享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工作人员沈嫣然的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这是培训班经典晨读环节朗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的内容。晨读让我牢记理论、牢记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提升了我对“做人的工作”的理解。同时,培训班还安排了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和剧目观摩等,课程精彩纷呈,“千年瓷都,'艺'味深长”是我此次参训最大的收获。


△每日晨读


瓷都之“艺”来自于“味”。踏入景德镇,就被浓浓的瓷都氛围所吸引,大街小巷、路边小店、陶瓷企业和城市建筑等瓷的“味道”随处可见,特别是到名坊园内玉柏玲珑、镇尚陶瓷和陶溪川文创街区等地的现场学习,让我更近距离地感受到艺术之城的烟火气和高雅气,这体现了艺术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守人民立场的初心。同时,这里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从事陶瓷行业的从业者和艺术家,艺术之“味”呈现得淋漓尽致。


△参观镇尚陶瓷制作工坊


瓷都之“艺”来自于“深”。传承与创新是文艺随着历史洪流向前发展的不竭之源,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展现了历代工匠的思维变革精神,不断融入新时代理念,传承与创新得到完美结合。培训班上,我们通过名家大师的理论授课,赴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观看景德镇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china》等等,思想上得到进一步升华,深刻认识到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数字化等多种载体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担当与使命。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现场教学


瓷都之“艺”来自于“长”。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享有“千年瓷都”美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御窑博物馆的展陈,展现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底蕴,让我感叹于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度成就和巅峰工艺,以及在国际文化舞台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处处彰显了大国工匠精神。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要熟知并用好、用活我们本地的历史文化,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力量。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培训时间虽短,我却受益匪浅,有待于理解和消化的理念、知识也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进一步学深学透,结合安徽本地地域特色,在自己所学的美术领域不断求索,打造过硬本领,在文化文艺事业的发展上积极作为。








撰 稿|沈嫣然

图 片|井照雪

编 辑|刘怀彦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

上一篇:联合培养研修心得|宋平平:跨界学习、砥砺前行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