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十三期康康:不愿负使命 只愿梨花香 
发布时间:2018-07-31 发布人: 康康 字号: A A A

 

康康

高研班的学习是紧张的,也是兴奋的,每天的内容都在填补着我的空白,每天的收获又充满惊喜。从聆听楼宇烈教授的哲学思考到张继钢教授的文艺分析,到倾听王晓鹰导演、罗怀臻教授的创作理念到亲睹《兰陵王》的舞台演绎,我们始终在老师的指导下,传承历史文化,探寻当下文艺发展,确切地说,是当下舞台表演艺术的创新发展方向。

影视工业规模化和信息产业娱乐化,使舞台表演渐显小众特征,地方曲艺更是小众中的小众,严格的演出现场环境要求与日趋缩小的观众群形成鲜明的比对,所以,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传承和传播都在经受着艰巨的挑战。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必须坚持自已的选择,不会因困境和局限而轻易放弃初心,因为我们每一个曲艺演员都肩负着将舞台表演这种“现场”艺术形式保护和发扬下去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王晓鹰导演在为我们授课时说过,繁荣是量的积累,发展是质的突破。的确,我们小众艺术尤其需要更多的演出机会,更多的剧目题材,才能让氛围越来越浓厚。我们演员和作品本身都将在这个过程中历练打磨、日臻完善、走向成熟,从而赢得广泛的观众基础,最终形成大众传播。同时,我们也要牢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观众是演员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能看到舞台表演有着影视形式无法拥有的优势,那就是我们与观众的沟通是面对面的,具有直接性与亲和力。这个模式为我们搭建了在演出中享受掌声的平台,特别是当我们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去为观众表演,我们与观众之间咫尺相对,这个格局的利处就愈发突出,观众对我们演出效果的反应几乎能时时传递到台上,这般无形的压力对我们后面的改进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局限也好,压力也好,事实上都是促进我们工作的动力。舞台表演是“现场制作”。比如我们扬州弹词,虽然有一部分传统书目已经被整理成了文字,作为台本供观众阅读,供演员参考,但弹词毕竟还是基于扬州方言的口语表演,演员入戏出戏全在说、唱、表的交替轮换中,碰上单档演出,还要一人分饰多角。而况江淮语系中有些字词古老而复杂,文字并不一定能全部准确地注解这些方言词语,因此,欣赏弹词必得亲到书场,从演员的表现方式上体会传统艺术的韵味之美。近几年,我们在继续保留传统书目之外,也创作了一些贴近时代的书目,让观众在认知上有“可触摸感”。例如,我从苏州弹词移植过来的长篇弹词《秋海棠》,短篇扬州弹词《阮玲玉》,《风筝》等。在将这些作品搬上舞台的时候,我们除了运用扬州方言,还加入了其他符合角色要求的元素,比如戏曲唱腔、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方言,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作品更加丰满,有骨架,有灵气。

可是,就个人感觉而言,这些举措依然仅限于尝试创作,离创新创作还有距离,如何突破现有水平,在缺乏专业编导的情况下,凭我们演员自己的能力做好二度创作,一直是我最大的困惑。这次高研班培训之后,我对创作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创作不是关着门闷着头写东西,创作需要灵感,灵感可遇不可求,但主要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挖掘。对于我们地方曲艺来说,要创作出切合不同层次审美观的曲艺作品,一方面得了解广大观众的需要,这样更容易在作品中融入可能激起观众的共鸣和想象的题材;一方面努力打造文艺的美学意境。创新创作并不是把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排列组合在一起,过于雷同繁冗的作品所囊括的信息量不仅不能让观众欣然接受,相反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倦,也就丧失了文艺表演的观赏性。但凡发乎深思、源于内心的作品,决不会一味追求素材堆砌与情节震撼,细腻描摹也可将世情百态、教化哲思送达观众内心深处。故此,我们极其需要资历深厚的导演老师教授一些创作技巧,打开我们的创作思维。

曲艺是民俗文化,正因其“俗”,才能根植大众;正因其一贯贴近人民,我们扬州弹词才能传续百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义务担负起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使命,修为馨德,弘扬正气,率先垂范,坚定坚守,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支撑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

作者 | 康康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于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