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发言——江光煜《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发布时间:2018-11-13 发布人: 字号: A A A

11月9日,中国文联第三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研班在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主题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上,六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艺术领域的学员代表,结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自己的艺术专业以及本次研修培训的体悟感受,进行了主题发言。现将影视编剧江光煜的发言稿摘登如下:

座谈会现场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影视编剧 江光煜)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中国文联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在百望山下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新文艺群体的拔尖人才,和他们一起生活和学习,聆听大师教诲、切磋创作体会,给我未来的创作开启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我叫江光煜,是一名影视编剧,写作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我曾经在农村从事基层教育工作十三年,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一名电影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开始了影视剧的剧本创作。从2010年开始陆续有作品在网络视频、电影频道、卫视平台和院线播出,但是这些作品都有缺陷和遗憾,我很希望自己能写出既有社会意义又有艺术高度,同时也能受到百姓关注的作品。

从参加工作以来的二十余年,我亲身见证了国内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观众享受到的视听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九十年代的VCD、DVD的出现使得观众有了对视听内容的选择权;二十一世纪初网络的普及、院线电影的繁荣让观众丢掉了碟片机,不仅可以选择内容,还可以选择观看内容的场地;到了现在,电视剧、网剧、网络电影、电视电影、院线电影、网络直播、移动微视频等等,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甚至任何人都可以投身到内容的创作中,到处都是舞台,这样的繁盛景象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给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这种压力和挑战也使我有了很多困惑:创作到底谁说了算?到底要不要迎合观众?是以市场为中心还是以艺术规律为中心?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

这些天在研修班听课,也跟同学们做了交流和分享,尤其是在听了老师们的讲座和学习了培训教材后,感觉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虽然感受和收获很多,但是我最想说的、也是我个人认为文艺工作者面对新时期应该有的创作态度,那就是:不走极端,不存偏见。

极端指的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盛和煜老师说的“一味地去迎合观众”,自以为是地以为观众就是喜欢毫无营养、感官刺激或低级趣味的东西,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那就无法解释《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为何会深受九零后的年轻人追捧喜爱。创作者不能因为自己鼠目寸光,就也把观众当傻子。为了迎合观众,用数据来指导创作,一部《延禧攻略》火了,几百部宫斗剧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数据可以给创作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但是不断地复制别人的成功,其实是马后炮,不仅不能指导创作,反而扼杀了创新精神、阻碍了艺术作品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

另一个极端就是崔凯老师说的“唱高调”,总是想着用自己的作品去教育观众,而不是用作品去感染观众。罗怀臻老师说,现实主义题材值得提倡,但并不意味着就只能搞现实主义题材,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同样值得去传承和保护。邵大箴老师说,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艺术值得我们去传承保护,可是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一味地去否定外来文化,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开放包容的国际视角。作品“存在“的第一步是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及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意义。

相比于开放和包容来说,轻率直接地否定和拒绝反而是一件更容易做到的事,因为在偏见和极端的背后,是懒惰、傲慢和自卑,如果我们懒得去学习、去了解这个时代和我们的历史文化、去了解这个社会和周围的人,那么我们对观众的欣赏水平是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的,对他们的喜好和需要也会一无所知,更加谈不上用作品去感染和影响他们了。同样,失去文化自信,失去民族身份的认同,盲目跟风,最后只能做复制品,不能做艺术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时间淘汰、被人们遗忘。

能做到不走极端不存偏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有着古今中外渊博深刻的学科知识,还要有着对最普通的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心理的了解和掌握,要“上通天线,下接地气”。我希望能把这些天在文联学到的东西,作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创作的基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出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应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宋保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