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七期|边发吉、李心峰为学员授课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11月23日~24日,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李心峰先后为新文艺群体七期学员作专题讲座。


△边发吉授课


11月23日上午,边发吉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文化发展》为题作专题讲座。他在讲座中谈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艺术形式变得多元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方向也变得不再单一而是互动的,话语权不独在知识分子手里而是在受众的手里。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单一的艺术门类都无法满足当今受众的审美需求,因此艺术创作需要混搭、跨界、杂交、大复合,需要不断创新才会有持续的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他表示,艺术创作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艺术的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授课现场


△李心峰授课


11月24日下午,李心峰以《艺术体系学与当代中国艺术体系重构》为题作专题讲座。李心峰表示,今日中国艺术是座“万园之园”,需要重新建构中国现代艺术的体系结构。根据艺术所使用的传达媒介上的差异和艺术发生学上的亲缘关系,可以把这18种艺术划分为艺术世界的“四大家族”:一、造型艺术(美术)家族,包括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二、演出艺术(现场实演艺术)家族,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曲艺艺术、杂技艺术;三、语言艺术(文学)家族,包括诗歌艺术、散文艺术、小说艺术;四、映像艺术家族,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数媒艺术。他指出,艺术体系的研究对于艺术的教育传播、艺术事业的管理、艺术的研究、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授课现场







摄 影|丁   钰

编 辑|丁   钰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