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班 | 张淳:穿越分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语言转换
发布时间:2021-07-15 发布人: 字号: A A A

7月15日上午,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网络直播教室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淳,为第二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班学员作了《穿越分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语言转换》的专题直播讲座。

张淳在线授课截图

张淳首先强调了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语言转换的重要性。他表示,历经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巨大的宝库与财富。一方面,它既是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支撑着本民族精神谱系的延绵;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时代的提问与挑战。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核心与当今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并通过符号移植、形象再造、图式重构、场域围筑、精神复归等路径来实现媒介与语言的当代性转换,从而融入时代审美语境,是当代文化艺术创作、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后,张淳通过分析视觉艺术中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等不同领域的代表性艺术作品,使学员们对符号移植、形象再造、图式重构、场域围筑、精神复归等路径的理解更加生动深刻。他强调,博大精深、意义深远的“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能够发挥海纳百川的气度,与时俱进,广泛吸取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使我们的中华文明变得更加博大、包容。

讲座结尾,张淳总结道,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换既具有历史含义和传统审美价值,同时又是全新的当代视觉系统建设。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性转换,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创作方法论,任何一种话语融合,都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融合后的再生。我们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直播授课现场

撰稿/图片 | 文艺研修院 邹晗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