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24期|案例教学:艺术赋能文化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2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4月13日~19日,中国文联第24期全国市县级文联负责人研修班在四川省宜宾市成功举办。培训期间,研修班先后开展了三场案例教学。


△林莉授课


4月15日,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市县班22期校友、浙江省丽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林莉以《艺术赋能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艺术乡建在浙江丽水的实践》为题,通过“音乐特色村黄泥岭村”“5A级景区云和梯田”“畲乡网络文学村”等典型案例,向学员分享了艺术乡建给各大村落带来的巨大改变。她指出,艺术乡建是振兴乡村产业、复活乡村文明的有效途径,文联在艺术乡建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谋好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优质文艺资源下沉、打造乡村文艺精品,才能更好地实现艺术赋能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宋仕伟授课


4月15日,四川省宜宾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仕伟以《文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城市IP、城市名片、城市形象、城市烟火四方面,讲述了文艺在打造城市文化中的关键作用。他表示,宜宾市文联在推进文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文艺精品创作,搭建多元文艺平台,培养优秀文艺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持续围绕“长江首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李庄”三张名片打造特色文艺品牌,通过创新开发、跨界融合等形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刘艳丽授课


4月16日,山东省济南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艳丽以《让文艺品牌成为地域文化名片——济南文艺品牌打造探索与思考》为题进行了案例教学。她从地方文艺品牌的概念与意义、文艺品牌的济南实践、打造地方文艺品牌的几点思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地方文艺品牌打造工作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她通过“济南国际合唱节”“莱芜区百姓春晚”“美丽泉城随手拍”等典型案例分享了济南市打造文艺品牌的具体做法。她指出,要以市民为中心,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才能让文艺品牌成为地域文化名片。






摄 影|邹   晗

编 辑|丁   钰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