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六期许蕊研修班学习随笔:让我们携起手来追逐梦想
发布时间:2015-08-1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4年9月,首都北京最美的季节,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和中国杂技家协会协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第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导)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解放军系统的42名学员,在北京进行21天的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学习。学员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5个艺术领域,其中有蒙古族、壮族、纳西族、彝族、回族、满族等9名少数民族学员,占学员的五分之一多,学员平均年龄39岁,是历届研修班中最小的一届。

短短的21天,在团结紧张、生动活泼、充满朝气、充满艺术氛围的第六期研修班里,通过研修院精心为我们设计的丰富课程,首先让我感受到了各民族艺术多样性的魅力,得到了心灵的洗涤和思想、情感境界及才艺水平的升华;又让我开阔了眼界,结识了很多文艺界的专家、学者,结交了很多艺术界的新朋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参加研修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座谈会,与学员进行亲切交流后,更让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许蕊(左四)与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学员交流

在丰富多彩、紧张有序的充实学习中,研修院坚持“一条主线,四个融合”的办班培训理念,为我们安排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国情时政、舞台艺术融合与创新、经典作品案例分析、学员讲坛、实战演练等课程板块,先后邀请了十余位各领域名师大家、专家学者,为我们进行舞台艺术创作的专题讲座。十余位老师不论在艺术创作,还是做人做事上,都有着独特而鲜明的风格,他们把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和人生感悟详细剖析给我们,使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充分地感受到了导师的魅力和榜样的力量。

在专题讲座课程中,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冯双白为我们讲授《当代舞剧创作》,他说:“对自己从事的艺术,一定要有精准的把握,因为每个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平讲授《集成创新驱动的舞台演艺新观念》时说:“把有意义的东西做的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东西做的有意义,不要被传统束缚,局限了创新的思路。”这对我触动很大、感受颇深:杂技作为一门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优势,这是它的根本,但它更需要创新,离开了创新什么艺术都存在不下去。近年来,杂技界从舞台设施、灯光、音乐、舞美、编排等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 ,为满足广大人民的多元审美需求,尝试了跨界、混搭等方式,以创新去探索中国杂技的发展之路。但杂技在创新的同时,决不能失去自己的本体语言。

研修院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本期学员需求,在观摩剧目和案例分析教学方面加大了比重,共安排了11次观摩国内外优秀的舞台作品。经典作品讲评、案例分析板块课程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对京剧《曹操与杨修》进行案例分析时讲到:“知理、懂理、用理,从内心世界里发出的声音,才能呼唤出感动”。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在学员观看完国家话剧院话剧《离去》后,讲授《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时,说道:“一部剧的思想性是剧的灵魂。文化不是时势的附庸,文化不能只有一元,文化与人的生命源远流长。”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大连杂技团团长齐春生为学员作杂技剧《玉兰•爱的世界》案例分析时讲到:“让其它艺术门类来认知自身,不光吸收东方文化,还要放眼世界。”大师的启发、专家的卓见,厘清了我很多困惑。杂技发展到现在,大家的关注点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佐证。现在杂技面对的是新的观众群体,应注重往综合艺术呈现方面发展,要让观众觉得亲切、产生共鸣,这也是赋予杂技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外,研修院邀请的日本四季剧团驻中国代表王翔浅为学员介绍《四季剧团的艺术与经营》时,她用四季剧团掌门人浅利庆太的总结告诉我们:“我的工作就是与人的时间作战,与自己的时间作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艺术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为学员讲授《当代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的经营策略》时,他说:“建筑可以让城市变大,然而,唯有艺术,才足以让这座城市变得伟大”等等。以上这些德高望重,德艺兼修的老师们都紧扣传承、融合与创新的主题,他们精辟、独到的传授,给我留下了享用终身的财富,让我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不停地思考着在未来杂技创作的题材选择和手法上可以有着怎样的新鲜尝试,也让我越发爱上伟大的艺术,自豪于文艺工作者的身份。

5个领域学员21天的朝夕相处,不论学员讲坛、实战演练、还是课余时光,其实每位学员也是一位表现不错的老师,大家的热情分享,让我对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艺术的特点和创作又有了全新的认知。尤其幸运的是,和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李亚萍团长在同一住处休闲、同一教室学习、同一餐厅用餐,亲密接触、朝夕相处21天,让我有机会向一位从事杂技工作的女军官进行请教。李亚萍团长在杂技工作上经过40年摸爬滚打,在杂技教育、杂技编导、团队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宝贵经验。让我从中吸取智慧、摄取营养,消除了我过去对杂技工作时有迷茫,时有无措的状态,使我提升了底气,思考着未来如何更好地为杂技事业服务。我以后会更加注重人才拓展、演员综合素养提高、杂技节(剧)目创新、杂技艺术的提升等方面,于实处用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胜利凯歌。

在21天快节奏、大容量的学习中,恰如春风化雨润心田,令我充分享受累并快乐的感觉,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自我表达,使我可以从不同艺术领域的老师和同学那里吸取各种养分,开拓视野,提升理念。也教会我用其它艺术门类的优点突破自己的瓶颈和难题。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再一次收获了浓浓的师生情谊,这也是我们所有学员对于这次学习的共同感受。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不同艺术领域的学子在高研班的相互交流,使今后的跨界合作更加便利。相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也必将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增添绚烂多姿的一笔,在破解文艺创作方面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中发挥积极作用。

感谢中国文联、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国杂技家协会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要把它变成永恒的动力,同大家携起手来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文/许蕊

校友简介:


许蕊,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六期校友,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兼人事科科长、甘肃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杂技《敦煌梦幻》、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等;曾获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第七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优秀剧目奖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