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珂:实验京剧《浮士德》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4月11日上午,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员、《浮士德》中方导演徐孟珂和中青11、12班学员一起分享了这部跨国合作京剧的创作经验。

徐孟珂授课

此前一天,中青11、12班学员已经观看过《浮士德》一剧的录像。大家在微信群里对该剧演员的四功五法,特别是翎子功等功夫印象深刻,对其别出心裁的舞美、服装也比较关注。徐孟珂老师作为该剧的主演和导演,带来了该剧构思、排练和演出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徐老师介绍说,《浮士德》是2014年由德国导演安娜构思,随后由中意两国作曲家和中国剧作家、戏曲导演精心酝酿,最终于2015年由中国国家京剧院和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合力将该剧推上了舞台。

作为一部三国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实验性京剧,在题材上选择了西方观众比较熟悉的文学名著《浮士德》的剧情故事。剧中化用了浮士德与少女格雷琴的爱情悲剧。在120分钟的演出中,通过“契约”“艳遇”“厄运”“回归”四幕,讲述了年老的浮士德受到了魔鬼墨菲斯特的诱惑,与其签订契约后返老还童,并在魔鬼的帮助下疯狂追求少女格雷琴,最终令后者家破人亡的悲剧。该剧首先保留和撷取了京剧的传统精华。整部戏的调度、身段、唱段都向传统折子戏借鉴,老“票友”们在剧中不难发现《三岔口》、《拾玉镯》、《失子惊疯》等经典京剧的影子;在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的最后一幕里,浮士德在狱中与格雷琴会面后“笑着哭”的独白,更是借鉴了昆曲《烂柯山》中朱买臣休妻的情节。

为了让西方的观众能够接受、理解和欣赏,剧组一改京剧宽袍大袖的传统,采用了更多修身的设计,并在色彩上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时尚。在音乐方面,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是配乐方面的最大难题。配乐作曲出自两位意大利作曲家之手。中意语言的差异和配器方面的磨合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便这样,在该剧赴意大利巡演时,作曲家还在对乐曲不断地进行调整,以更符合剧情的需要。徐老师一再强调,《浮士德》之所以被称为实验京剧,就在于它的实验性。对该剧的完善是一个进行时而非完成时。

授课现场

《浮士德》自2015年首次在摩德纳登台后,连续在意大利巡演三年。今年2月28至3月26日受邀第三次登上意大利舞台,在维尼奥拉、帕尔马、罗马、普拉托和米兰等地演出21场。所到之处,大受欢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按照日程安排,还将在德国等欧洲地区巡演,继续接受西方观众的检验。

学员与徐孟珂进行交流

徐孟珂老师介绍完毕后,学员踊跃发言提问。在向徐老师的努力表达敬意的同时,学员也对就京剧的当代化、世界化以及剧中的内容和形式剪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与徐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先后有14位学员向徐老师提问,反映了高研班学员对弘扬国粹、建立文化自信的热切关注和强烈愿望。

文 / 中青12班学员 朱晓军

图 / 中青12班学员 余继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