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 中青16班杨耀斌:以优秀美术作品践行文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发布时间:2021-06-09 发布人: 字号: A A A

       5月9日至6月5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中青16班”)顺利举办。研修期间,学员畅谈了学习体会与收获。今天分享中青16班二组学员、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师杨耀斌在结业式上的发言。

杨耀斌在结业式上汇报研修感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胜利召开79周年之际,我很荣幸参加了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感谢中国文联对于研修班定位的高度把握,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精心的课程安排,包括经典诵读、专家讲座、学员讲坛、延安实地教学、剧目观摩、作品研讨、座谈交流、主题班会及艺术实践活动和文艺志愿服务培训等。研修形式丰富多样,理论学习与现场教学实践相互结合,多领域跨界融合极具教学特色,每一天我都有很多收获,也倍加珍惜此次难得的、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学习将是我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在这里,我浅谈几点研修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文艺创作应从思想政治上提高站位

       我们通过线上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每天早上的经典诵读,及延安革命圣地实地教学和延安文艺党课,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文艺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听党话、跟党走,用文艺创作来弘扬时代主旋律、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聆听鲁艺文艺党课《歌声里的延安》,我深入了解了《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深刻感受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文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和伟大的延安革命精神;观摩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感受到革命年代革命队伍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参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梁家河知青旧址,聆听革命历史事迹、感受延安文艺精神,内心受到很大的精神洗礼。文艺是时代的强音、号角、火炬,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积极引领文艺新风尚。

       二、文艺创作应从艺术理念上突破创新

       培训班破冰期间的自我画像环节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了学员间的相互了解和班级凝聚力。通过专家们的授课,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学习到很多前沿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打破了原有的思维惯性,更加明白突破创新的重要性,应当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修班的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和不同艺术领域,经过二十余天的朝夕相处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通过学员讲坛,领略了其他艺术门类的魅力,以及同学们的真知灼见和专业性见解,拓宽了视野;通过作品研讨和座谈会相互学习,互助互鉴,真正做到跨界交流与融合,我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通过参观鲁艺旧址、路遥故居,感悟卓越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感悟到文艺工作者对于艺术理想的坚定信念,文艺应当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优秀作品。通过艺术实践演出,在有着“新中国文艺摇篮”称号的鲁艺舞台上,演绎延安时期经典作品,展现中青16班的风采,跨越时空与八十多年前的文艺革命先驱在同一舞台上对话交流。在未来的文艺舞台上,我们应当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远大的艺术理想,努力提升人文素养,勇于攀登艺术高峰,正如此次我们研修班的主题: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三、文艺创作应从创作来源上深入生活

       通过参观安塞文化艺术馆,欣赏安塞腰鼓、民间剪纸、民间绘画、陕北民歌信天游等,学习到丰富的陕北民间文化,感受到陕北民间文艺的魅力;通过与延安专家教授的座谈交流,探讨了如何从民间艺术中提炼创作素材,深刻认识到文艺创作应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汲取来自民间艺术丰富的精神滋养,从民间文化中挖掘和搜集创作素材,静下心来,潜心创作,加强创作和创新能力,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接地气的优秀作品,而这也对我个人的创作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性意义,我也会积极探索,将本土民间文化艺术和革命历史题材融入到以后的创作中。

       最后感谢中国文联为我们搭建跨领域、高层次的研修学习平台,我将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发展社会中的作用,加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的融合,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社会建设和大众生活中,把这次研修学习的心得经验带到以后的工作创作中,不负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创作出更多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的优秀美术作品,更好地践行文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杨耀斌在学员讲坛中发言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