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八期|跨界探索·传播致远——周亭、覃京燕、武小川、丁宁专题讲座
△授课现场
4月18日~20日,周亭、覃京燕、武小川、丁宁四位专家学者先后为中国文联第八期策展人高级研修班学员作专题讲座。四场讲座主题分明、内容详实、案例生动,对于在场学员的策展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启发价值。
△周亭授课
4月18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周亭作《社交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国际精准传播》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如何在复杂国际环境和社交媒体语境下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这一主题,从“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社交媒体中的故事策略”“效能评估反哺精准传播”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结合详实数据和丰富案例分析了当前中国开展国际交流传播的情况,指出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迫切性,并结合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具体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覃京燕授课
4月19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科技美育中心主任覃京燕以《视觉计算与空间计算驱动AIGC创新设计》为题展开讲座。讲座生动展现了AIGC从数据生成到创意涌现的跨越历程,例举了AIGC技术在视觉艺术设计、产品与工业设计、数字内容创作与游戏设计、建筑与空间设计等领域的探索应用,启发学员深入思考中国传统审美与AI科技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质生产力革新之下保持科技向善、人心向美的初心追求。
△武小川授课
4月19日下午,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武小川,做了一场题为《从历史现场到社会现场》专题讲座。他从“历史现场”与“社会现场”的双重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艺术如何追溯历史、扎根文化、激活地方生态。面对科技发展新浪潮,他通过策划“系统生态:西安社区艺术季”“混沌蝴蝶:首届西安ing科技艺术季”等策展实践,持续探索艺术与社区,与人工智能、数据生态的深度互嵌。同时,致力于文艺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连续多年举办“关中忙罢艺术节”,让文艺真正落地生根,扎实地将艺术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场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梳理,更是一次“行动”的倡议一一艺术应从美术馆走向社会现场,成为时代命题的在场者与参与者。
△丁宁授课
4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丁宁作《国际艺术特展和深度文化博弈》专题讲座。他以“特展”概念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国际艺术特展在文化传播、公共教育以及跨文明对话中的独特作用。以近年国内举办的多个国际引进展为案例,展现了艺术策展背后的学术逻辑与美学追求,更揭示了其作为文化博弈场域所承载的深层意义——既是文明互鉴的桥梁,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彰显。讲座通过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了学员对艺术展览的认知边界。
撰 稿|顾 辉(学员)
摄 影|赵 瑞(学员) 黎 明(学员)
编 辑|曲 洋(学员) 井照雪
编 发|周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