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五期|守正创新·定位定向——陈涌泉、罗怀臻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7-2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7月18日~7月20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一级编剧陈涌泉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一级编剧罗怀臻先后为制作人五期学员开展专题讲座。


△陈涌泉授课


7月18日下午,陈涌泉《新时代戏剧艺术的守正创新》为题作专题讲座。他从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和审美风范谈起,深入剖析了戏剧艺术繁荣发展背后的行业痛点问题,深入剖析了守正创新的重要性,提出守正是创新的根基与前提,当代文艺创作者要守中华立场之正、守中华美学之正、守戏剧本体之正、守民族精神之正、守艺术规律之正。他强调,戏剧文学是最高级的文学、是“一剧之本”,在舞台艺术创作中格外重要,舞台艺术制作人应当对戏剧文学抱有敬畏之心,重视剧本创作,以此提升戏剧作品的整体质量。


△课堂交流


在课堂交流环节,他与学员就“院团人才培养”“话剧舞台设计”“导演二度创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勉励学员们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民族精神基因,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戏剧事业的良性发展。


△罗怀臻授课


7月20日上午,罗怀臻《“方向感”与“方位感”——我们所面对的演艺新时代》为题作专题讲座。他从舞剧《朱鹮》谈起,分享了题材选择、艺术创作与演出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揭示了“选题即立意”的创作智慧,生动阐述了创作中如何找准“方向感”与“方位感”。结合国内国际的具体案例鲜明指出,当今的文化环境体现出越传统越现代、越地域越流行、越个性越共性的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独特魅力与不可替代性。


讲座还系统回顾了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戏剧演出所经历的“唱戏时代”“演戏时代”“演艺时代”“演播时代”四个时代以及每个时代演出形态的不同特征,探讨了院团现在面临的处境和可能遭遇的挑战,鼓励大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课堂交流环节,他耐心地解答了学员提出的“评奖机制改进”“杂技剧的发展”“地域文化的传承”等问题。


△课堂交流







摄 影|丁   钰

编 辑|丁   钰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