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17期|研修班开展学员主题研讨
发布时间:2024-10-12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9月27日上午,民族17期全体学员开展了热烈的主题研讨活动,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少数民族文艺高质量发展”研修主题,结合个人创作与实际,畅谈心得体会。各组学员各抒己见,谈见闻、谈感受、谈收获、谈启示,碰撞思想的火花。


△王东灿发言


美术组学员代表、云南省迪庆州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东灿在《守正创新 展望未来》的发言中,阐述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道。他强调,既要坚守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又需勇于开拓,探索新颖的表现手法与创意。艺术于他而言,是灵感的源泉,滋养了他的观察力、思考力与创造力。最后,他建议全体学员并肩同行,以艺术为笔,共绘一幅绚烂多彩、充满希望的未来画卷。


△杨维强发言


民间文艺组学员代表、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杨维强以《传承创新》为题发言。他认为,要创作出更具时代气息、深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作品。作为一名非遗手工艺人,他会坚守千百年来祖先传承的文化瑰宝,同时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更好地服务大众,讲述中华民族故事,以及身边的精彩故事。


△邹小庆发言


摄影组学员代表、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邹小庆,以《光影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为题,深入阐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一创作准则。他强调,正是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赋予了摄影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使得摄影作品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展现出一个多维度、开放包容的中国风貌。此外,他还建议大家在创作过程中应坚持独立思考,善于借势发力,并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


△陈亮发言


书法组学员代表、四川省内江市张大千书画院秘书长陈亮以《扬理想之帆,补精神之钙》为题,分享了自己在书法创作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他谈到,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千年一贯,凝聚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智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就应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不断提高对文学意义、书法意境的把握,提升精神品格,致力于开展能够抵达灵魂深处的创作。








摄 影|邹   晗

编 辑|张艺可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