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梦活动搭平台——民族志纪录电影《凡尘净土》 在京举行首次观摩
发布时间:2016-08-0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2015年1月,西藏电视台编剧叶娟与中青五期校友王智共同参加了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的“2015铸梦行动 · 杭州:全媒体时代的影视、网络剧创作与营销”活动,双方在“铸梦计划”平台上就《凡尘净土》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今晚,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行民族志纪录电影《凡尘净土》首次观摩活动。《凡尘净土》由格桑尼玛、叶娟导演,王智为本片执行导演。

格桑尼玛

叶娟

王智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距离中国西藏日喀则市区13公里处的逻玛村的故事,这个村庄仅有33户人家,78口人,它的前身是扎什伦布寺农场第三小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扎什伦布寺积极响应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以寺养寺”的号召,建立寺庙农场,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之后,农场的工人于1994年建立了现在的逻玛村。这是一个典型的日喀则小村庄,人们的生产生活至今仍延续着上千年的农耕文明,尽管村庄距离市区非常近,只有13公里,但它的民风民俗原生态面貌保持得十分完整。《凡尘净土》以影像方式真实客观记录了村庄淳朴的民风民俗和村民们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影片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开启涉藏题材民族志纪录电影的先河,通过真实客观的纪录手法,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份真实的影视资料。

从深层次的本土文化视角出发,借助影视艺术表现手法,拍摄一部民族志电影,将正在变化的社会形态、民风民俗,特别是一些传统习俗文化真实地记录下来,将人类学的学术思想与纪实电影的摄制技能融会贯通,借助影视技术纪录文化发展与变迁,为观众呈现最真实的西藏农牧区、农牧民的生活状况,纪录最真实的原生态影像资料,为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提供一份接地气、充满人文情怀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启动到摄制完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剧组拍摄的素材总量达到2400多分钟,从中精选并多方汲取领导和专家们的宝贵意见,经过剧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精雕细琢,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这部90分钟的纪录电影,也是首部涉藏题材民族志纪录电影。

二、加快藏区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传播藏区文化,打开了解藏区文明的窗户。

影片采取树状结构,通过对现任女村长和三户老人的家庭一年四季的连续跟踪拍摄,真实客观记录了逻玛村的发展与变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村民们的辛勤劳作与幸福生活,呈现在春耕、望果、秋收、打场、日喀则农耕新年等重大节点上,日喀则农区独特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等。通过主人公朴实平凡的生活,质朴和真诚的对话,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当代西藏农牧民对土地的眷恋,对发展的思索,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信仰的虔诚,通过对逻玛村的全景式纪录,也为国内外观众打开一扇了解藏文化、感受上千年西藏农耕文明的窗户。

第三,展现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和对发展稳定的珍惜与期盼。

在逻玛村的村口有一个小屋,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十世班禅大师曾多次下榻过的地方,紧邻逻玛村的扎什伦布寺养牛场是大师亲自创建,第一批奶牛也是大师派专人从外地引进的。如今,当这些奶牛品种老化之后,十一世班禅大师的父母从有关部门筹措资金90多万元,又引进了一批新的奶牛品种,在当地已成为奶牛优良品种的推广基地。影片通过村民们的回忆与讲述,深切地传递出十世班禅和十一世班禅大师之间对爱国爱教、体恤民众的优良传统的良好传承;另一方面,影片通过对村庄三代人的生产生活、与农业相关的寺庙重大节庆活动、各个农耕节庆节点的纪录,向世人展示了当代西藏农村老人、年轻人和孩子三代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学习,以及对民风民俗的传承延续,特别是以点带面生动体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以及农民们对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的珍惜;同时,影片还以主人公的视角,纪录了日喀则手工绘画技艺、奶渣制作、青稞酒酿制、牛粪饼制作、房屋建筑等传统技艺,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传统藏文化在农牧区的良好传承,真实深刻地反映了西藏农耕文明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今年初,2016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对大会观摩影片的遴选中,确定民族志纪录电影《凡尘净土》为大会唯一指定观摩影片。这部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纪录电影,将带领国内外观众去真实感受大美西藏,感受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新变化、新发展、新生活、新面貌,感受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农区厚重的农耕文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