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梦感言 | 编剧孙达:延安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8-04-24 发布人: 孙达 字号: A A A

这次参加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延安铸梦活动,我特意选了一列慢车。当火车穿越太行山,与西柏坡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忽然涌上一种异样的感觉——延安,西柏坡,北京,这些熠熠闪光的地名,承载了中国革命的全部历史。我想,这应该是一次穿越时光、回溯历史的旅程吧。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变换,想象着革命队伍也是在这样的沿途风景中一路向前,人民、历史、革命这样的宏大词语似乎也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据。只有在这样的山川大地上走过、战斗过,才能够写出“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这样豪迈的歌词。

这两句歌词,最早出自《八路军大合唱》,诞生于1939年的延安鲁艺。纪念鲁艺成立八十周年,也是此次延安之行的重要目的。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这更像是一次寻根之旅,我们奉为圭臬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早在八十年前就诞生在延安的黄土地上。八十年后再次奔向延安,是精神上的追根溯源,也是思想上的一次正本清源。

孙达

宝塔山,延河水,黄土窑洞,杨家岭的早晨……这些深刻在记忆深处的词语再一次呈现为眼前的风景,整个人仿佛一下子就面目清晰起来,就好像信仰上帝的人走进教堂,我是谁,我需要做什么,面对心灵深处时时响起的追问,一下子就不再迷茫。

在鲁艺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场,看到了许多鲁艺校友会的老人,我不确定他们是仍然健在的鲁艺学员还是那些前辈的后人,但从他们沧桑的白发与坚定的面容中,我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在鲁艺旧址的礼堂中,听着校友们座谈的发言,许多人都不约而同的使用了同一个词语:“奔向延安”。我眼前浮现的却是八十年前,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怀揣着梦想与信仰来到延安,来到鲁艺,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正是他们的创造、付出与牺牲,才把黄土地上的那一座教堂,变成了所有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心中的精神坐标。在前辈先贤战斗过的地方抚今追昔,那些历史书上如雷贯耳的名字仿佛也鲜活起来,那些曾给予我滋养与力量的作品,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诞生,这种奇妙的感觉好像精神上的血脉得以连通。于是我问自己,同样是编写剧本、填词谱曲、排练演出的我们,能不能也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呢?这个问题使我感到震撼。只有在延安,在鲁艺,才会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想这应该就是延安铸梦活动最大的意义。

感谢研修院的精心安排,让我们有机会把这样的精神洗礼之后的情感与力量,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路遥故居,参与此次活动的全体校友为当地百姓奉上了一场名为“为你而来”的慰问演出。这是一次集体主义的胜利。同学们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导演、撰稿、主持、表演,每个人都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坚持排练,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一台演出迅速成型。这当然离不开每一位同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砥砺多年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重现了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经典作品。这种难以言表的精神传承,在我的心中深深留下了印记。

在这台演出中,由蒋演同学编剧、晁雪莲同学领衔主演的情景短剧《奔向延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角色一开场,一句台词“延安,我回来了!”瞬间让我热泪盈眶。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当我们回溯历史,不需要感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也不需要沉溺过去、裹足不前,因为艺术永恒,精神永恒。当年的前辈先贤用艺术记录、展现、鼓舞了一个时代,我们同样可以记录、展现、鼓舞我们的时代。八十年前,鲁艺师生用自己的创作践行了抗日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八十年后,改革开放的现实主义和民族复兴的浪漫主义应当成为我们矢志不渝的伟大目标。

所以,“奔向延安”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让我们从这里再次出发,向着梦想,向着信仰,向着等待我们记录的时代,向着等待我们创造的历史,出发。

作者 | 孙达

编辑 | 教学科研处 杨宗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