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面向社会招生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文联系统的“两个优势”,持续推进中国文联新文艺群体人才培训引领计划,培养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跨界复合型文艺人才队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将于10月10日~10月31日举办“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遴选
全国各艺术领域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计划招生45人。报名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二)具有明确的新文艺群体身份(注:新文艺群体是指不隶属于体制内各类文化机构组织、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开展文艺实践活动、为社会提供合法文化文艺产品服务并获取正当劳动报酬的自由职业人群),包括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文艺评论、网络文艺等领域从事艺术创作、经营管理和理论评论的从业人员。
(三)在专业方面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应条件的证明材料):
1.独立创作或担任主创的作品获得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主办的全国性文艺奖项。
2.视觉艺术领域:近五年内,至少有两项独立创作或担任主创的作品入选业界公认的国内外知名艺术节(展);或者作为策展人至少策划过一个全国性(及更大范围)的展览,策划过的代表性项目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3.舞台艺术领域:近五年内,至少有两项独立创作或担任主创的作品入选业界公认的国内外知名艺术节(展);或有3-5部担任主创(编剧、导演、制作)的公演作品,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准、演出场次和市场规模。
4.影视艺术领域:近五年内,至少有两项独立创作或担任主创的作品入选业界公认的国内外知名艺术节(展);或有3-5部担任主创(编剧、导演、制片)的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全国性重点视频网站播出或在电影院线公映,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准和收视率、票房成绩。
(四)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如有特别优秀者将适当放宽年龄至50岁(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实践经验,身心健康,能保证全程脱产参加线下培训。
(五)2022年以来未参加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各类研修培训项目,且从未参加过线下举办的“中国文联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
二、研修时间及地点
(一)线上培训阶段
培训时间为10月10日至14日,共5天,主要通过中国文联网络培训云平台开展线上培训课程。
(二)线下培训阶段
培训时间为10月15日至10月31日,共17天(含报到、离会)。培训地点为北京曾府酒店(北京市海淀区永泰庄北路9号)。
三、研修内容
以“新时代、新文艺、新融合、新力量”为研修主题,开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美学·艺术学核心素养”“跨界·融合·创新”等课程模块,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重点突出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艺术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融合、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融合、艺术与科技和市场的融合,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全国文艺名家、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等组成师资团队,综合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剧目观摩、案例教学、座谈研讨、学员讲坛等多样化的教学和研修方式,促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领域的学员跨界学习交流。
四、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8月21日17:00(过期不予受理)。
(二)报名方式
报名人员须登录报名网址http://baoming.alac.org.cn,注册账号并选择“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在线填写报名申请。
(三)报名流程
1.在报名系统中,按提示填写、上传相应报名资料,保存并提交,生成报名表后点击下载;
2.须有两名具有推荐资格的推荐人(包括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校友,本艺术领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分别在下载的报名表中填写推荐意见并签名,制作扫描件;如推荐人为本艺术领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需附其相应资质证明于报名表后,一并扫描上传,否则视为无效推荐;
3.再次登录报名系统,回传报名表,刷新网页后报名状态显示为“审核中”即为完成报名。
报名系统将于报名截止日期自动关闭,逾期将无法报名。未按以上程序回传报名表的,视为报名无效。
(四)录取
报名截止后,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将成立专家评审组对报名人员进行遴选,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拟录取学员名单确定后,将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官网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发放录取通知。未录取人员不再另行通知。
五、其他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报名人员应对所填报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负责。如发现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将取消报名资格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二)参训学员往返交通费自理,研修期间学习和食宿费用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担。
(三)参训学员须保证全程脱产学习,严格遵守研修班各项规定,按照课程安排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对违反纪律的学员将视情况予以通报或退学处理。
联系电话:010-64956934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