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导师罗怀臻:跳出戏剧谈戏剧
发布时间:2015-09-0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9月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罗怀臻,特意从上海赶到北京,为中青九班的学员们授课,以《剧作的诞生》为题,将他在专业院校十八周课时的内容浓缩成了三个小时的精华。下午,罗怀臻又以其代表作《金龙与浮游》等作品的创作历程为例,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答疑。

罗怀臻授课

创作观念比技巧更重要

罗怀臻从80年代的文艺创作讲起,80年代是一个各门类艺术人才全方位崛起的时代,那一批文化精英如今仍占据着文艺创作的主导地位。当前的文艺创作有一种现象,平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接受平庸,习惯平庸,充斥着工匠式的、功利的写作,找不到有分量的代表作。当前的文艺创作,可以说又到了需要出现一批转型期的文艺人才的时候,隐约中觉得,诸如《捉妖记》等作品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一代新的创作人正默默地走到时代中来,带着一种全新的创作意识。

剧作的诞生过程,就是得到灵感、搜集素材、形成创意、进行构思、开始写作,开头、过渡、尾声的一些过程。这些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观念是最重要的。简单说,就是为什么写作?写作的动力和目的是什么?写作是要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一种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样式。创作者创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要留给世界一份记忆。创作需要激活自己的生命体悟,而技术、设备,包括写作的程式和技巧,都是为了帮助完成创作者观念的表达。在创作中,只要找到心灵的呼声,技巧和技艺都会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派生出来。写作是需要把创作者的生命意志和信号,通过封闭隔绝的创作空间记录下来,传递出去,这样的写作才有价值。这样严肃的写作,所产生的文字和它背后所表达、传达的观念,情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质。

学员认真听课

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

谈到创作,罗怀臻说,许多创作者会遇到被动写作的问题,也就是命题作文。创作者与题材生疏,但又不得不去写作。这就要求创作者一定要把被动创作变成主动创作,由他人创作转变为自己创作。罗怀臻以自己创作的《典妻》为例,《典妻》改编自左翼作家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他起初不愿改编这类革命色彩重、控诉意识强烈的小说,但当他看了这部小说之后,发现小说内容朴实,意味深长。于是他从小说的内容当中发现了这部作品全新的价值,产生了创作冲动,最终改编成《典妻》。作品上演后评论界评论为:“主创人员充分挖掘原作的深刻思想内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巧妙发挥甬剧艺术形式的独特优势,借鉴运用戏曲、舞蹈表现手段,着力表现哀婉深沉的悲剧气氛和质朴浓郁的的人文关怀,形成了甬剧特有的艺术震撼力和艺术表现风格”。

罗怀臻与学员课后交流

扬弃继承 转化创新

讲到戏曲创作的大环境,罗怀臻引用了7月份公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中提到的“扬弃继承 转化创新”的理念。扬弃继承指的是对传统中具有活力的那一部分要继承好,发展好,而传统中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不适应,甚至格格不入的的部分则必须剔除它、放弃它,不是把传统看作是固态的东西被动地不加选择地继承下来。对于创新,不能只是一枝一叶的表面创新,应是一种形态的转化,要催生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戏曲,而不是要求新的时代一成不变地沿袭过去时期已成型的作品。比如传统戏曲和当代城市的关系,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向现代剧场的转化等就是需要探索的课题。

创新需要坚守和勇气

下午的答疑交流中,罗怀臻以自己的作品《金龙与浮游》以及新作《大面》的创作经历、创作体悟为例,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遇到的创作难题解惑。《金龙与浮游》的问世历经艰辛。他说,一个原创的、创新的作品,必然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叛,这就需要创作者的坚守和勇气。可以说,这也是他对所有艺术创作者的期望和勉励。

 

中青九班五组学员分别与罗怀臻合影

作者:中青九班学员 霍鑫

导师简介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指导、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著名剧作家。重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昆剧《班昭》、《一片桃花红》;京剧《西施归越》、《宝莲灯》、《李清照》;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青衫•红袍》;甬剧《典妻》;豫剧《曹公外传》;黄梅戏《长恨歌》、《孔雀东南飞》;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沪剧《胭脂盒》等。作品曾多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中国电视剧戏曲飞天奖、金鹰奖、文化部戏剧文华奖等等。部分剧作被译为英、法、日等国文字出版演出。

分享到: